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環境就是民生,藍天也是幸福。通過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等措施,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今年1至4月京津冀區域效果尤為明顯。

生態環境部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到4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6.7%。特別是京津冀地區,通過2017至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強化問責,整治涉氣『散亂污』企業6.2萬家,淘汰燃煤小鍋爐5.6萬臺,空氣質量持續好轉。

針對京津冀及周邊不同的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創新建立了『一市一策』的跟蹤研究機制,開展精細化來源解析。隨著高分五號衛星的環境應用,可精確進行氣溶膠、水汽參數反演和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監測。
我國珠三角區域PM2.5已經連續三年達標,未來三年作為藍天保衛戰主戰場的重點區域為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和汾渭平原地區。2020年,全國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要比2015年降低18%,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