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央廣時評】繪就『美麗中國』壯美畫卷
2018-05-24 16:13:15 來源:央廣網  作者:廉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闡述明示了生態文明重要思想,明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美麗中國,這是今後一段時期內我國堅定不移走文明發展道路的行動指南。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是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我國正在經歷最大規模、最為深刻的生態文明變革,將向生態文明社會全面轉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植於中華文明生態智慧和文化土壤,深入淺出地系統回答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規律、根本動力、發展道路、目標任務等重大課題,將人類生產與自然環境關系的認識推到一個新高度,為建設美麗中國畫出了『路線圖』。

  習近平總書記重視生態環境有目共睹,提出過不少『金句』,說的最多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家都耳熟能詳。諸如『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等等,妙語連珠,比喻貼切,警示恰入其分,也讓我們管窺到生態文明思想和生成軌跡。

  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系統闡述了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等『六項原則』,還首次提出要加快構建生態文化、生態經濟、目標責任、生態文明制度、生態安全等『五個體系』,界定了生態文明體系的基本框架。『五個體系』是對貫徹『六項原則』的具體部署,也是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問題的對策。

  『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宗旨,體現出深厚的民生情懷和強烈的責任擔當。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就是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小康全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環境問題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大攻堅戰。生態產品短缺已經成為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生態文明建設可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如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是『人與自然的思想』的中國思考。仁者以萬物為一體,天人合一是自然的最高境界,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古人筆下『桃花源』和書中『香格裡拉』都是人們的心靈追求,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一定要守護好大自然這個心靈家園。

  最是一年春光好,絕勝煙柳滿乾坤。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面臨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三期疊加』,必須『咬緊牙關,爬坡過坎』。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共同發力構建全過程、多層級風險防范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和追責制度,建設一支環保鐵軍,讓『美麗中國』早日圓夢。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