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改革開放打開了『巨大的能量罐』(我與中國改革開放40年)
2018-05-22 17:11: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改革開放就像打開了一個巨大的能量罐,改變的是整個世界的面貌。中國經濟的潛力一直在那裡,是改革開放讓中國重新回到了其在世界中應有的位置。』查爾斯·弗裡曼三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弗裡曼現在是諮詢公司鮑爾亞洲集團常務董事、布魯金斯學會客座研究員,本世紀初他曾擔任美國助理貿易談判代表,專門負責對華貿易談判。

  弗裡曼來自一個同中國淵源頗深的家庭。他的父親小查爾斯·弗裡曼(傅立民)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曾在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期間擔任首席翻譯,並在上世紀80年代出任美國駐華使館公使。傅立民的曾祖父曾擔任孫中山先生的助手,並曾在清華大學任教。弗裡曼的姐姐卡拉·弗裡曼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的中國問題專家。

  1981年6月,17歲的弗裡曼隨前往北京工作的父親第一次來到中國。他對記者說,那時候出現在中國街頭,他感覺有點『陌生』。『當時,中國民眾看到我這樣的外國人,充滿了好奇,因為在此之前,我們身處兩個非常不同的世界。當我走在天安門廣場,還有人主動上來跟我練習英語。』第一次中國之旅,弗裡曼去了北京、上海、廣州、西安、蘭州等多個城市,但因為當時北京還沒有太多國際學校可供選擇,年輕的弗裡曼不久後就離開了中國,沒有繼續同父親一起在中國生活。

  因為工作原因,如今弗裡曼經常前來中國。在他看來,改革開放40年給中國帶來的最大變化,體現在民眾的心態和生活方式上。『個人生活有了更多選擇,普通人變得更加開放、自信。我有很多中國朋友,常常相互聯系。今天,接觸外國人、同外國人交朋友,對中國人而言是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一部分,沒有人再為此感到奇怪。』

  2000年前後,弗裡曼先是在香港一家研究機構工作,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學者一起研究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問題,此後又在美國國會工作,參與推動國會通過對華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法案。2002年,弗裡曼正式出任美國助理貿易談判代表,專門負責對華事務。當時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纔剛剛兩個月。

  『那時候我就認為,只要堅持開放,中國經濟就一定會迎來飛速增長,因為但凡閱讀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人類歷史的多個時段,中國的經濟產出都佔到了世界的30%到40%。不過不得不承認,我沒有想到這一切會發生得這麼迅速,也沒有想到普通中國民眾能夠如此迅速地適應這種巨大的轉變。40年的時間並不長,而今天的中國同改革開放初期相比,變化是令人震撼的。』

  回憶起在美國政府任職的經歷,弗裡曼開玩笑說:『當時我雖然是美國對華貿易談判首席代表,但同中國交流只佔了工作時間的1%,99%的精力都花在對付聯邦政府其他部門與美國的商業團體上了。』在弗裡曼看來,推動對華關系發展總會在美國政治中碰到一些阻力,關鍵是兩國不能落入相互對抗的陷阱。『今天,越來越多美國人認為中國是一個富強的國家』。

  當前,通過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倡導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積極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等積極行動,中國發揮的全球性作用正越來越凸顯。在弗裡曼看來,這一點理應受到歡迎。『中國有超過13億人口,中國人民有權利在塑造世界未來的進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這是無法阻擋的歷史進程。』

  (本報華盛頓電)

  《人民日報》( 2018年05月21日03版)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