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對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等講話涉及國際共運幾個重要論斷的詮釋
2018-05-19 15:47:1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是弘揚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推動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的一篇經典性文件,內容博大精深,立意深邃高遠。其中講到國際共運發展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論斷,值得深刻理解和領會。

  一、對『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遭受曲折』的理解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講話中,以無比堅定的語氣肯定了『馬克思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然趨勢』這一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他說道,盡管『盡管世界社會主義在發展中也會出現曲折,但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遭受的曲折顯然指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它使國際共運中的共產黨數量從180多個驟降至130多個,社會主義國家從15個減少到5個。

  關鍵在於怎樣解釋產生『曲折』變化的原因。

  國內外都有一些人認為,是由於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缺陷和不可克服性導致。如法國《宇宙》雜志主編讓·埃倫斯坦斷定:『1917年俄國革命後在世界各地誕生的、今天在一切領域都證明業已破產的制度』,就是把蘇東劇變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失敗』聯系起來。

  上世紀80年代的蘇東社會主義國家的確存在一些共同的弊端:政治上的腐敗和官僚;思想上的保守和教條;經濟體制的僵化、缺乏活力及經濟結構的單一;社會發展的停滯等等。問題在於怎樣看待這些弊端。

  一方面,它如同任何社會都會存在弊端一樣,是社會矛盾發展必然產生的。當然,『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如果不克服這些弊端,後果不堪設想。輕者影響社會發展,重則亡黨亡國。這就是我們必須對蘇聯模式改革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當時的蘇聯仍是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之一,綜合國力名列世界前茅。就是說這些弊端並非不可克服、不可戰勝,更不是說蘇聯社會體制必然滅亡,『不可藥救』。

  甚至戈爾巴喬夫後來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他說:蘇聯解體不是必然的。『在我剛執政的時候,蘇聯體制也還是足夠穩固的』。他還說道,『當時國內並不存在十分尖銳的矛盾,而國外也不存在任何攻擊蘇聯的可能性。蘇聯解體並非不可避免……蘇聯是我們自己毀滅的,是我們的改革者們自己犯了錯誤』。目前佔60-70%以上的俄羅斯人也認為蘇聯解體完全是可以防止的。

  所以說,上世紀末社會主義『遭受的曲折』並非如一些人認為『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失敗』,主要原因是戈爾巴喬夫等人的錯誤招致。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希望接受『社會主義遭受挫折』的教訓,因此發出號召,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像馬克思那樣,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二、對於十月革命和蘇聯社會主義實踐的評價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兩次高度評價十月革命的意義。

  1、十月革命的世界歷史意義。他說:『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

  馬克思主義使世界社會主義從空想成為科學;而列寧領導十月革命的勝利使馬克思主義從理論變為實踐,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學性。

  他進一步闡述道:進入20世紀後,以列寧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者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指導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大批獲得獨立和解放的民族國家建立起來,徹底瓦解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世界各民族平等交往、共同發展展現出光明前景。

  十月革命徹底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面貌:社會主義形成為強大的力量;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資本主義世界仍然存在危機發展的趨勢。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