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把新時代公安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2018-05-19 10:33:25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把新時代公安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寫在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並發表重要講話一周年之際

  光明日報記者 彭景暉

  這一年,公安改革馬不停蹄。

  『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話音繞梁未散,4月18日,公安部向全社會通報:『自2018年5月1日起,在海南省實施59國人員入境旅游免簽政策,進一步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一周時間,實招已出。

  4月17日,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身份認證平臺認證的電子身份證——『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亮相支付寶,正式在衢州、杭州、福州3個城市的多個場景試點。互聯網的互信互認的難題得以解決,易保管、易攜帶、多重密碼保障的『網證』大大降低證件丟失的概率和被人冒用的可能性。

  同月,公安部起草的《公安機關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規定》向社會征求意見,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竊取、非法出售、非法提供個人信息,即使尚不構成犯罪,沒有違法所得,也將被處以最高100萬元的罰金……

  僅僅一個月,改革措施層出疊現,環環相扣,協同推進,力度空前。

  2017年5月19日,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並發表重要講話,向全國公安機關和公安隊伍提出『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這4句話、16個字成為建警治警的總方略、立警從警的座右銘。一年來,全國公安機關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拼搏,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動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為民服務』在細節處潤物無聲

  今年2月3日,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北京市民張德明高興地撥通了妻子的電話:『你不用回佛山了,護照在北京就能辦。』張德明的孩子在英國留學,他們夫妻每年都要去看望孩子。妻子的戶口在廣東,過去每年辦理護照都要專門回一趟戶籍所在地。

  2月1日起,公安部集中推出8項出入境便利措施,規定本市戶籍居民的外省戶籍配偶、子女、父母,可在該戶籍居民所在城市就近申請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及簽注、往來臺灣通行證及簽注。『方便快捷,以人為本。』張德明連聲點贊。

  2017年,全國15個省區市901個派出所設立了出入境證件受理窗口,群眾在辦證點就能完成照片采集、業務受理、繳費、領證或郵寄證件等全流程,真正實現在『家門口』辦證。今年5月,公安部又出新政:自2018年5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辦理護照等出入境證件『只跑一次』制度。

  一年間,歷史遺留的1300餘萬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基本解決。2017年7月1日,全國所有縣(市)全部啟動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工作,身份證只能在原籍辦理、掛失的規定徹底成為歷史。

  一年間,公安交管改革繼續深入推進,機動車號牌管理改革實現了統一的號牌號碼發放、號池維護管理和號碼資源監管;學車考證更加便捷,至2017年底,2.47億人實現了網上約考;1.54億輛私家車享受到免檢政策,車檢規范化程度明顯提昇。

  一年間,公安部門建立運行統一的執法公開平臺,網上輕輕一點就能獲知案件處理流程……

  『要始終堅持人民公安為人民,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不斷加強和改進公安行政管理服務工作,積極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措施,真正把公安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兒上,進一步提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國務委員、公安部黨委書記、部長趙克志上任伊始就提出明確的工作要求。

  如今,『人民公安為人民』這7個鑲嵌在公安部辦公大樓大廳照壁上的大字,被廣大公安乾警落實在具體行動之中。

  在北京,社區警務室7×24小時值班制度的新型警務工作模式有序運轉,組織轄區各種力量開展防控。

  在重慶,公安機關先後推出服務民營經濟發展30條、服務學校29條,從創新服務方式、優化行政管理、嚴打違法犯罪等多個方面,著力打造『民生警務』,推動當地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

  在河北,公安機關深入落實服務發展、便民利民、改進作風的3個『二十條』和簡化優化服務流程、方便群眾辦事創業的28項措施,特別是針對雄安新區建設,派駐省市聯合工作組,探索研究『1+N』政策體系,持續開展『三打擊五整治』,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宛如隨風潛入夜的春雨,變化已經在細節中悄然發生。今年2月11日,公安紀實文集《警事爵跡》出版。作者林爵樞談起創作心得時說:『從事警察職業,我深知肩上擔子重,我把個人理想融入了神聖的事業中,腳踏實地乾好每一件警務工作。』林爵樞寫出了廣大公安乾警的切身體會,『服務人民』的理念貫穿於公安工作的始終,體現在守護平安的每分每秒,融入公安改革的一點一滴。

  平安中國建立在更公正、更規范的平臺之上

  今年2月,一張『最美逆行』的照片刷爆網絡,引發無數網友點贊。北京西單大悅城突發行凶惡性事件,在疏散人群和搜捕嫌犯的民警中,一位全副武裝的女警察快速衝出,逆人流而上。在快速移動的同時,她還手持執法記錄儀,不停地進行匯報。她是北京市公安局西單大街派出所的90後民警渠立萌。贊嘆之餘,訓練有素、執法規范的年輕民警更讓群眾感到欣慰:公正執法、規范執法已經在廣大公安民警中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年輕民警的執法能力和水平全面提昇。

  去年5月以來,公安部對落實新時期『執法公正』進行了深入思考,對自身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積極適應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新形勢,深入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切實把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落實到執法活動的全過程,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

  全國各地公安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浙江、天津兩地公安機關在執法辦案信息系統的制作筆錄、法律文書環節中使用電子簽名及電子捺印,與相關部門聯合印發規范性文件,有效解決部分證據信息重復采集難題;陝西省公安機關充分依托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推進綜合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對辦案全過程實現智能化管理、閉環式監督;山東省公安機關紮實推進刑事案件『兩統一』和受立案改革工作,將『兩項改革』納入基層基礎工作的總體部署。

  改革仍在繼續。全國公安機關正著手進一步健全執法制度、細化執法標准、完善執法程序、強化執法監督,深入推動執法規范化建設提檔昇級,全面提昇公安機關法治化水平。為適應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和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公安部門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公安權力運行機制改革,強化對執法活動的監督制約,著力解決執法中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執法質量和執法公信力。

  改革強警促發展,恪盡職守保平安。在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和『淨網』專項行動等的過程中,公安機關始終堅持嚴厲打擊與嚴格依法辦案並重,社會的公平正義得到更為堅實的保障。

  去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8萬起,查處違法犯罪人員4.7萬名,為群眾緊急止付挽損112億元。我國現行命案破案率達98.8%,每10萬人發生命案0.81起,是世界上命案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全國持槍、爆炸犯罪案件實現多年連續下降,去年全國持槍、爆炸犯罪案件分別比2012年下降8成多、6成多,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槍爆犯罪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優良作風之中融入智慧創新的新鮮活力

  天津市公安局聯合作戰指揮大廳的大屏幕上,機場候機廳、景區檢票口、商業街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實時視頻監控圖像,在指揮員的指令下不斷切換。屏幕靠下的區域,快速滾動顯示著信息系統對通過監控點位人員進行人臉識別的結果,一旦發現可疑人員,系統便會自動報警。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環境下,讓科技轉化為公安的戰斗力是不斷提昇接處警效率、快速處置重大突發警情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回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加強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要求的必然選擇。

  今年『五一』期間,江蘇揚州的公安隊伍改變了傳統的『人海戰術』執勤模式,使用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移動警務、實時翻譯機等『黑科技』手段和裝備,開展全域旅游秩序維護、巡邏防護、救助服務等警務工作。

  今年1月,上海市民劉繼業在『智慧城區警務民生服務平臺』終端機上輸入身份信息,便看到自己幾天前所報案件的進展情況。『智慧公安讓我感到時時受保護,處處受保護。』他說。

  創新浪潮在全國鋪展開來,持續昇溫。『數據警務』『智慧公安』的高科技精細化執法水平不斷提昇,精准對接人民需求,不斷拓寬著便民服務的空間。

  『因為創新的力量,我對咱公安改革和建設充滿信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涉外警務專業大三學生廖曉曦說。

  《光明日報》( 2018年05月19日01版)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