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198件『濕地精靈』珍稀鳥類標本亮相山東博物館
2018-05-18 18:01: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孫婷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網濟南5月18日電『濕地精靈——山東鳥類標本展』18日在山東博物館正式開展,金雕、丹頂鶴、鴛鴦等198件珍稀濕地鳥類標本集中亮相。該展覽展期3個月,系山東博物館新館開館以來首個鳥類專題展,以浸入式實景復原場景的方式,展示山東濕地環境鳥類的多樣性和對環境的適應性。

  記者當日在現場參觀時看到,展館分為黃河三角洲濕地、南四湖濕地、煙臺廟島群島濕地、威海天鵝湖濕地等四個濕地場景,分別對應著春、夏、秋、冬四季,用季節變化展現鳥類繁殖、遷徙等生存環境和生存狀態。

  據鳥類專題展覽策展人張月俠介紹,為力求此次展覽的精品度,山東博物館從2012年、2016年和2018年3次征集的鳥類標本中挑選出198件濕地鳥類標本。在展出的鳥類標本中,有6種(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金雕、丹頂鶴、大鴇、大天鵝、白鶴等,20多件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鴛鴦、海鸕?、黑頭白?、白琵鷺等。

  『通過實景復原場景方式表現鳥類的生存環境和生存狀態,讓市民不到濕地也能了解濕地鳥類的狀態。』張月俠表示,珍稀鳥類標本展,重點體現了人與濕地、人與鳥類的人文關系,讓市民在欣賞『濕地精靈』的同時,增進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濟南市民左軍政和家人一起前來看展覽,他不時地向他的小孫子介紹看到的各種鳥類。『市民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太少,很多珍稀鳥類在現實生活中難得一見,教育孩子保護鳥類更是「口說無憑」。』左軍政說,通過展覽,他對山東分布的濕地、鳥類有了一定了解。

  2018年5月18日正值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該展覽系山東博物館系列活動之一,此外還包括公益性文物鑒定、『孔子學堂:《論語》中的文物——觚』、『自然教室:我們不一樣——尋找濕地精靈的別樣美』等活動。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