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習近平眼中的人工智能
2018-05-17 16:35:54 來源:央廣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廣網北京5月17日消息 (記者易玨)相關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700億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增長率達到26.2%,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規模也許超預期。

  為何要發展人工智能?如何發展人工智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同時,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及人工智能的重要性與人工智能的發展路徑。

  為何要發展人工智能?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機器人革命』將創造數萬億美元的市場。由於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同機器人技術相互融合步伐加快,3D打印、人工智能迅猛發展,制造機器人的軟硬件技術日趨成熟,成本不斷降低,性能不斷提昇,軍用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家政服務機器人已經成為現實,有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已具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思維和學習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機器人革命』將創造數萬億美元的市場。機器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機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國家紛紛加緊布局,搶佔技術和市場制高點。我們不僅要把我國機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盡可能多地佔領市場。這樣的新技術新領域還很多,我們要審時度勢、全盤考慮、抓緊謀劃、紮實推進。

  在2016年G20杭州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指出,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日新月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將給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

  在2017年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進一步強調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今天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量子衛星、人工智能迅猛發展,人類生活的關聯前所未有。』

  如何發展人工智能?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而供給側改革的關鍵點就在於發展先進制造業,培育新經濟增長點。

  如何培育新經濟?如何發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成為重要路徑。

  2017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指出,我們將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入融合,在數字經濟、共享經濟、清潔能源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動能。

  同年召開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習近平也在賀信中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2018年4月20日至21日,習近平在出席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時,再次強調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重要性,『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已經逐步深入。一個名叫『小途』的智能服務機器人不僅能夠獨立、高效地為社區居民提供高齡津貼、居住證明、未就業證明等多種熱門事項的辦理和進度查詢,還能進行諸如辦事指南、健康、養老、政策等多領域的業務諮詢。

  一個WiFi發射設備,一個WiFi接收設備,無論坐立還是平臥,均可實時監測呼吸頻率,跟蹤睡眠狀態,發現呼吸驟停、呼吸紊亂等異常狀況。

  無人機和紅外熱成像技術等相結合,根據數據比對,還可以監控城市管道是否正常。

  據記者在2018年5月16日至17日在天津召開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現場采訪看到的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驅新驅動人工智能成功實現商業化應用。

責任編輯:孫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