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16日電(汪亞)『司機一杯酒,親人兩行淚。』酒後駕車的危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然而,仍然有許多人心存僥幸、淡漠生命、無視規則鋌而走險,引發交通事故、甚至搭上自己和他人的性命。
2011年5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實施,醉酒駕駛作為危險駕駛罪被追究駕駛人刑事責任。醉駕入刑,至今已滿7周年,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市沐林教育矯治所(以下簡稱『沐林所』),探求全國第一家接收危險駕駛罪拘役者教育矯治所的『治醉』良方。
警惕『別人的故事』變『自己的事故』
沐林所三大隊集中管理著危險駕駛罪的拘役者,對於新進所人員,民警會根據密西根酒精依賴調查表進行評估,以評估後的分值為依據,將進所人員分級為輕微、中度、重度三個層級,以便於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矯治工作。
還有十多天,楊明(化名)就要刑滿離所了,平時不太喝酒的他因為參加朋友聚會,醉駕開車與其他車輛發生刮蹭而來到這裡。
『以前外出開車如果喝酒一定會找代駕,但是這次因為離家特別近,又覺得自己沒喝多,想著慢點開幾分鍾就到了,應該不會出事,結果真出事了,當時一下就嚇醒了。』
在三大隊民警張健看來,『心存僥幸』是導致每個層級拘役者發生事故的重要原因。『其實新聞裡也經常有醉駕事故的報道,但是很多人都不會關注,看到了也覺得是別人的事,危險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往往就是這種僥幸心理會釀成無法挽回的過錯。』

圖為北京市沐林教育矯治所酒駕拘役人員寫給『2010年英菲尼迪追尾菲亞特醉駕案』受害者珠珠的一封信。徐宗涵/攝
2010年英菲尼迪追尾菲亞特醉駕案是張健給班上酒駕拘役人員上課時經常提到的案例。這起事故直接帶走了兩條鮮活的生命,其中一個還是年僅6歲的孩子。
『我也是有孩子的人,張隊給我們講了這起事故,真的很有感觸,一滴酒毀了兩個家庭,而且還讓毫不相乾沒有過錯的人家破人亡,事故沒有概率,只要有1%的可能,就會有200%的傷害。』楊明說,刑滿後,不光自己要拒絕酒駕,還要成為一名志願者,向更多的人普及酒駕的危害、去制止身邊酒駕行為的發生。
關於醉駕的一些誤區,張健也給出了提醒:時速超過20公裡、自重大於40公斤,不論二輪或三輪電動車都屬於機動車范疇,如果醉駕同樣會受到相應懲罰;還有隔夜酒的概念,不能從時間上判斷自己是否屬於酒駕,而要從酒精度數、自身新陳代謝狀況等多重因素進行考量。『希望每個人真的從思想上就重視這件事,減少自己和他人的悲劇。』

圖為紅綠燈志願者為酒駕拘役人員進行宣講。徐宗涵/攝
『這裡更像是一所學校』
除了僥幸心理嚴重,法律意識淡薄、應酬多好喝酒等都是酒駕人員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課堂教育和勞動習藝可以增進酒駕拘役人員的法律知識和道德意識,對於酒精成癮的這部分人來說,常規的教育矯治並不能解決他們的實質問題,這也成為沐林所民警工作的難點和重點。
對酒當歌,很多人醉心酒精卻不知成癮,沐林所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黃亮告訴記者,不以為意是大多數重度酒精成癮醉駕人員的普遍心理,很多人甚至不認為酒精成癮是一種疾病。『我們的治療首先就是要他們認識到酒精的危害,樹立正確的觀念,激發他們的改變動機。』
今年40歲的趙偉(化名)是一名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因為酒後駕車在四環逆行發生車禍被送往沐林所接受教育矯治。
『我知道自己酒精成癮,2016年因為酗酒得過抑郁癥,醫生讓住院,但是工作忙就沒去,我也參加過戒酒互助會,不過斷斷續續也沒成功,不是我願不願意戒,是沒辦法完全戒掉。』

圖為經顱磁治療儀。徐宗涵/攝
像趙偉這樣重度酒精成癮的並不少,為此,沐林所通過與北醫六院合作,引入了六臺經顱磁治療儀,並成立了沐林所戒酒實踐基地,免費幫助自願接受治療的酒駕拘役人員從生理上改善酒精依賴情況。
對於輕度和中輕度酒精依賴者,沐林所於2015年引入5AS酒精短期乾預五步療法,通過詢問、評估、建議、幫助、安排5個步驟,乾預矯治酒精成癮問題。2017年,沐林所又引入正念減壓防復發的治療法,通過認識自我、控制自我的行為方式,達到矯治酒精成癮問題。
醉駕入刑7年來,沐林所的教育矯治工作並非一帆風順,從最初的要求絕對戒酒到提倡合理飲酒,不論是工作思路還是工作方法,每項制度的調整和創新都在順應著不斷發展的社會現狀。張健告訴記者,沐林所會將國外在醉駕矯治、戒酒方面的有力舉措進行本土化,以更有效開展矯治酒駕犯罪工作。
上到教育矯治的項目內容,下到每位酒駕拘役人員的生活起居,沐林所並沒有將自己的工作單一聚焦在『醉駕』上,在楊明看來『這裡更像是一所學校』,趙偉說:『在這裡,我想了很多以前忽略的事,家庭、陪伴,還有責任,真心的感謝這裡的每一位民警。』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