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為客人煮面的尼瑪拉姆(5月12日攝)。新華網記者陳琳攝
建立合作社,推進特色產業發展
2011年,勒鄉立足本鄉茶葉種植海拔高、有機成分高、無污染等優勢,成立了茶葉農牧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茶葉種植、清茶加工、嫩茶加工以及茶葉銷售等。截至2017年底,全鄉可采摘茶田210畝,茶葉銷售頗好。
在茶葉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工作多年的達娃白瑪向記者介紹,去年,僅茶廠工作,她就獲得了3萬多元的收入,其中包括茶田每畝500元的租金、每天130元的工錢,還有年底每個村民都能享受的分紅。

村民在勒鄉茶園采茶(5月12日攝)。新華網記者陳琳攝
『在茶廠每天能采2-3斤的茶葉,每個月賺的錢足夠自己花了。』剛嫁到勒鄉的25歲的益西拉宗笑著說。
除了勒鄉,位於錯那縣貢日門巴民族鄉的斯木村,也根據當地土壤、植被和海拔條件成立了勒布溝特色產品農牧民專業合作社。
由於海拔和氣候原因,斯木村一帶的苦蕎具有生產周期短、產量高、品質優的特點,一年可產早、中、晚三季苦蕎,畝產500-700斤。同時,斯木村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有豐富的林業和林下資源。合作社對此進行了適度地開發,形成了高中低檔5種『門香』系列產品;還利用天然『樹掛』、松蘿打造了『龍須草』枕。
在運營模式上,合作社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當地群眾的農產品,再對收購的產品進行深加工,形成特色產品。隨著勒布溝旅游業的逐步昇溫,斯木邊境小康村的竣工,勒布溝純天然綠色的特色產品也在逐步進入游客的視野。
自2015年投入運營以來,合作社為十幾個群眾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幫助群眾上繳個人承擔部分的養老保險金和合作醫療保險金。除固定每人每年分紅600元外,群眾還可以通過采摘原茶料、種植苦蕎等增加收入。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