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脫貧小抓手 女性大舞臺——記西藏阿裡科迦村婦女合作社
2018-05-11 16:04: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宸、雪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網阿裡5月10日電 31歲的米瑪桑姆在陽光暖棚裡,熟練地給油桶貼上標簽。雙手靈巧地翻滾跳躍,恰如她此刻喜悅的心情。

  圖為科迦村婦女主任多吉桑姆(左)和合作社法人多吉瑪(右)在展示自己的成果。新華網記者張宸攝

  這是在西藏阿裡地區普蘭縣科迦村婦女合作社的一個場景。

  科迦村婦女合作社成立於2014年。當時,政府投資整平了40畝荒地,鼓勵村裡需要顧家而不能出去打工的60名婦女,集中起來成立合作社,在平整的土地上,種植農作物出售,現在已經發展成了集清油加工、糌粑加工等為一體的經濟組織。合作社成立當年,米瑪桑姆就成為了其中一員。『來合作社打工,每天都有80元收入,去年賺了2000多元。』米瑪桑姆說,『不像以前,只能撞運氣到施工隊裡乾些粗活,累死累活不說,收入還不穩定。』

  合作社的婦女們正在進行產品加工。新華網記者張宸攝

  據介紹,合作社在平整的土地上,隔年種上油菜和豌豆,深加工後出售。油菜籽榨油裝到貼有標簽的桶裡出售,豌豆通過水泡、翻炒、磨粉等工序,制作成豌豆糌粑,都很受市場歡迎。

  村婦女主任多吉桑姆細細地算了一筆賬,如果種油菜,40畝地一年能收8000多斤油菜籽,能榨油4000斤左右,平時一斤油15元,物交會上還能賣得更高些。如果種豌豆,一畝地產的豌豆可以磨300多斤糌粑,10元一斤,供不應求。

  『去年,我們種的是豌豆,除去種子、人工等各項開支,一畝地淨收入有1300多元。』多吉桑姆說,『更重要的是,合作社裡60名成員全都是需要照顧家的女性,這種在家門口掙錢的方式,頗受歡迎。』 『我們家去年收入2萬多元,雖然大頭還是男人掙的,但我利用閑暇時間為家裡掙了錢,很有成就感。』米瑪桑姆不無得意地說,『去年合作社又蓋了澡堂,我現在當上了澡堂管理員,收入還會更多。』

  已經加工好的科迦菜籽油。新華網記者張宸攝

  科迦村第一書記白瑪拉姆說,『合作社充分利用了村裡無法外出務工女性的零碎時間,雖然掙的錢還不能跟砂石料廠那樣的大項目比,但也是因地制宜進行產業脫貧的有力探索。』

  2018年,科迦村婦女合作社被普蘭縣婦聯評為『巾幗創業基地』,得到了10萬元獎金,這讓法人多吉瑪很高興,更對未來的發展充滿希望。

  多吉瑪說,『合作社很受村裡婦女歡迎,但是我們的土地規模不夠,有機會還要籌集資金,平整更多土地,讓更多女性參與進來,真正成為家裡增收的半邊天。』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