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蛟龍』號新母船初步命名為『深海一號』
2020年執行首次全球航行科考任務
記者10日從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深海基地)獲悉,目前正在深海基地大修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於2020年執行首次全球航行科考任務。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丁忠軍告訴記者,『蛟龍』號新母船初步命名為『深海一號』。
此前,『蛟龍』號的母船是已屆退役年限的『向陽紅09』船。新母船為4000噸級科考船,續航能力達12000海裡。明年3月左右交付後,可同時搭載『蛟龍』號、『海龍』號和『潛龍』號開展協同作業。
2012年,『蛟龍』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完成最大設計深度海試,刷新了作業型載人潛水器的世界紀錄。由於當時潛水器常態化業務運行的條件仍不完備,作為業主的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計劃用5年時間開展『蛟龍』號試驗性應用,主要是為了培養專業化的業務支橕隊伍,建立全國開放共享機制,提高它的作業效能,完成其從海試向常態化業務運行的過渡。
5年來,『蛟龍』號像是一輛深海出租車,共成功下潛158次,搭載經過培訓的科學家等『乘客』下潛到海洋深處,開展現場勘查研究。
從去年底開始,『蛟龍』號回到深海基地進行大修和技術昇級,主要包括3方面:提昇水下定位和目標搜索的能力;提高近底的地形地貌測繪能力;增強直接取樣能力。
對於此次環球航行的路線,丁忠軍說有兩套方案,尚未最終確定。但他強調,『蛟龍』號走向業務化運行的條件基本成熟,是方案執行的基礎。
『我國在國際海底有幾塊礦產資源勘探區,方案首先是為滿足大洋資源和環境保護研究需要。』丁忠軍同時表示,環球航行也是一次大的國際合作項目,計劃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科學家一起下潛,進行科學考察。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