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阿裡5月9日電(張宸、雪珍)『中央給了我們太多的好政策,陝西的同胞們又不遺餘力地援助,我們纔過上了今天的好日子,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在阿裡地區普蘭縣科迦村衛生室前面的空地上,71歲的尼瑪多多老人動情地說著。

5月8日,宣講現場。新華網雪珍攝
8日下午,普蘭縣科迦村舉行『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宣講大會,尼瑪多多老人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給100多名群眾講今昔生活的巨大變化,訴說著黨的恩情。
『在舊社會,我們村裡的人吃不飽,穿不暖,房屋條件差,兒女不能及時接受教育,得病了不能及時治療,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尼瑪多多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關心下,油路通到了每家每戶,家家喝上了自來水,孩子們在村裡就能上學,這都是以前不敢想的生活啊。』

5月8日,尼瑪多多在宣講現場。新華網雪珍攝
高原的天氣說變就變,宣講過程中,大雪不期而至。出於身體健康的考慮,宣講會暫時結束,但村民們被點燃的熱情一點都沒有熄滅。很多人鑽進旁邊的茶館裡、暖棚中,繼續暢聊現在的幸福生活。

5月8日,宣講現場的群眾。新華網雪珍攝
窗外雪花飄舞,屋內卻熱火朝天。
『我十幾歲的時候,還得從兩三公裡外的孔雀河打水,哪能想到現在能用上自來水呢?』38歲的巴桑歐珠說。
『是啊,那時基本靠走或靠牛。』村書記歐珠接話道,『哪像現在,都有四個輪子的小汽車。』

5月8日,茶館裡的談笑。新華網記者張宸攝
歐珠說,除了享受到的各種補助,近幾年村裡牽頭成立的農牧民施工隊、砂石料廠和藏香廠等集體經濟組織和專業合作社,每年的分紅就有不少。
『大家參與到合作社中,在家門口就有錢掙,去年人均收入7000多元,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都要脫貧啦!』歐珠高興地說,『特別是現在,村裡正在建設邊境小康示范村,家家戶戶住的、吃的、用的,都只會越來越好。』

5月8日,尼瑪多多和領袖像合影留念。新華網雪珍攝
『我開茶館有七八年了。這幾年交通變好後,來的游客和運輸人員多了,來茶館裡吃飯的人也多了,特別是我們本村的群眾,生活條件變好了,都願意結伴來消費。茶館的收入越來越多。』看著大家討論的熱火朝天,茶館老板益西忍不住插話說,『別看我這個茶館小,甜茶,藏面,咖喱飯等大部分藏餐館的菜都能做,平均下來一年也有八九萬元收入呢!』
『哈哈哈……』益西爽快的『自誇』登時激起一片笑聲。這笑聲,和著窗外飛舞的雪花,帶著群眾對黨和國家的感恩,飄得很遠很遠……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