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高擎理想信念的時代火炬
2018-05-08 14:09:5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作者:古琳暉(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系副主任、教授);劉鵬(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系講師、博士後)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領導乾部要講政德』『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他同時還強調,『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這是領導乾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黨的十九大報告也鮮明提出,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這些重要論述都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清醒和時代擔當。今天,奮斗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上,我們要高擎理想信念的時代火炬,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

  1.用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

  堅定理想信念,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和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為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我們黨纔將千千萬萬先進分子凝聚到黨的旗幟下,將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纔有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強大力量。

  理想信念標識著政黨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一個政黨的理想信念是否遠大崇高,關鍵在於這一理想信念是否以科學理論為根基,是否以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出發點。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理想信念,就是把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貞守作為畢生追求,矢志不渝為之不懈奮斗。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乾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可以說,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黨員乾部站穩政治立場、抵御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反之就可能什麼問題都出。

  3月21日,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委交叉巡查組工作人員在倉山區城門鎮白雲村低保戶陳碧嬌(左一)家中了解惠民資金發放情況。新華社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被查處的領導乾部,無一不是理想信念動搖喪失,甚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全面蛻變。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受國際國內環境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仍然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黨內存在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理想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的喪失是最可怕的喪失。我們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為遠大理想而奮斗的堅貞和勇氣,需要為共同理想而奮斗的共識和力量。

  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真理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為此,我們一定要明大德,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要深刻認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辯證關系,既不能離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民族復興的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就諱言甚至丟掉遠大理想;要守公德,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要嚴私德,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於人民。

  2.用科學理論煉就『金剛不壞之身』

  崇高信仰、堅定信念不會自發產生。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共產黨人的理論底氣在馬克思主義,並始終把共產主義作為奮斗目標,因此『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為此,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推動全黨同志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

  不斷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信仰的定力來源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在9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不僅堅持馬克思主義而且還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保持對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的清醒認知和執著追求,不僅要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還要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特別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以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的提高確保理想信念的堅定不移。

  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看家本領。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各樣的攔路虎、絆腳石,必須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看家本領。』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乾的是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事業,也必須遵循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來觀察和處理實踐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問題和挑戰,這樣纔能堅定信仰、提高能力,不會因非馬克思主義的乾擾而迷向,不會因反馬克思主義的進攻而退縮,堅定地沿著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目標開拓進取。因此,必須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將其內化於心,真正做到對馬克思主義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真正讓理想信念成為自己心中的燈塔,凝聚精氣神的靈魂。

  以理論的創新突破放射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馬克思主義為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望遠鏡』和『顯微鏡』,對『人類社會向何處去』作出了科學論證,為人類社會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在世界發展的滾滾洪流中,資本主義出現了很多新變化,共產主義運動遇到了許多新情況。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人對共產主義產生了懷疑,對共產主義信仰發生了動搖。對此,『要立足我國實際,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聆聽人民心聲,回應現實需要,深入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更好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時也要放寬視野,吸收人類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不斷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尤其是要堅持問題導向,聆聽時代聲音,自覺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從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目標和遠大理想的境界,把握大局、思考現在和未來,在實踐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澄清認識、消除懷疑,真正用真理掌握群眾,有效轉化為團結奮進的力量。

  春季備耕時節,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農機部門組織『黨員農機服務隊』到田間地頭為群眾服務。圖為3月27日,該區『黨員農機服務隊』成員李成林(左一)在為群眾搶修拖拉機。賈海寧攝/光明圖片

  3.用實際行動佔據『道義之巔』

  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科學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說,猶如一次壯麗日出,照亮了人類通向理想社會的康莊大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乾部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提昇黨性修養、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營養,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沈不動搖,牢牢佔據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實現人類美好理想的道義制高點。』從佔據道義制高點的高度強調理想信念,為我們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動力。

  在聚焦現實中深刻把握歷史規律。《共產黨宣言》問世至今已有170年。盡管時空巨變,但我們看到馬克思、恩格斯當年對當代資本主義和人類社會的矛盾、趨勢、規律的研究把握仍然具有透徹的解釋力和有效的預見力。在實踐中,我們要通過學習理論,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要聚焦現實問題,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結合對現實問題的理性分析,做到心明眼亮,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下堅持正確前進方向。

  在把握規律中始終不渝接續奮斗。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產主義社會作出的設想,涵蓋了物質和精神、個人和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等各個方面,是對理想社會狀態的科學預測,是對普遍規律的深刻揭示,寄托了人類關於美好未來的全部情愫和渴望。

  當然,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共產主義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在通往共產主義的前進道路上,無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貪圖安逸、不願繼續艱苦奮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驕傲自滿、不願繼續開拓前進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離開現實談理想信念,最終只會讓理想信念淪為空談。只有把理想信念的堅定性體現在做好本職工作的過程中,通過紮紮實實的實際行動,纔能到達實現遠大理想的彼岸。

  在接續奮斗中有效匯聚磅礡力量。『歷史是不斷向前的,要達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著我們確定的道路不斷前進。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橕,要取得長征勝利是不可想象的。任何偉大事業,都始於理想,成於實乾。在通向共產主義『接力賽』中,每一棒都是共產主義的必經階段,在這個意義上,共產主義就在我們腳下,就在我們點點滴滴的奮斗之中。只有用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凝聚起『永遠為了真理而斗爭,永遠為了理想而斗爭』的激昂斗志,纔能有效匯聚起實現遠大理想和偉大事業的磅礡力量。

  《光明日報》( 2018年05月08日05版)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