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馬克思主義『必修課』怎麼上?習近平言傳身教
2018-05-06 07:55:39 來源:央視網  作者:蔡純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2018年5月4日,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再次向世人宣示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來源:新華社)

  中國共產黨人依靠馬克思主義的指引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馬克思主義的指引走向未來。

  就如何學習、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上好這堂『共產黨人的必修課』,習近平不僅語重心長諄諄教誨,亦以身作則踐行示范。

  支妙招!

  ——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當作『生活習慣』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一周之際,一張新華社發布的照片在各媒體廣為傳播。照片中,習近平指著陳列櫃中的一件展品,認真地看。

  這是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時的情景。

  習近平格外關注的這件展品,正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之一。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等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來源:新華社)

  2018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專門就這本書及其時代意義進行了集體學習。會上,習近平特別強調:『《共產黨宣言》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理論寶庫,值得我們反復學習、深入研究,不斷從中汲取思想營養。』

  從《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到《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寧專題文集》……近年來,在國內外多個場合,習近平為廣大黨員『讀好書』開出了一份詳實書單,並明確要求大家『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

  『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纔能完整准確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纔能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我們面臨的實際問題。』在習近平的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多次以馬克思主義為主題進行集體學習,為全黨學習作出表率。

  眾所周知,習近平『最大的愛好是讀書』。即使平日工作繁忙,他也堅持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方式。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卷帙浩繁,領導乾部都集中較長一段時間進行脫產學習是有困難的』,習近平支招,『主要是靠自己擠時間學習,因此要突出重點,精選精學』,而且要『堅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原原本本學,熟讀精思、學深悟透,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

  劃重點!

  —— 『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最終要落實到『怎麼用』上來。

  習近平告誡大家,『對待馬克思主義,不能采取教條主義的態度,也不能采取實用主義的態度』,『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共產黨宣言》現存於世的唯一一頁手稿。(來源:新華社)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習近平在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堅持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行動指南,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及發展規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

  基於對唯物史觀等馬克思主義精髓的深刻理解,並結合中國國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歷史判斷。同時實際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偉大的認識工具』,立足中國實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頂層設計。

  ——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堅持實現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的立場,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寫在旗幟上,『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最佳注腳。

  ——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不僅致力於科學「解釋世界」,而且致力於積極「改變世界」。』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切切實實推動了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一串串數字、一個個故事,展現出中國的蓬勃生機:黨的十八大以來平均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醫保織起全世界最大醫療保障網,覆蓋13多億人;『復興號』啟程、國產大飛機首飛、國產航母下水、『慧眼』遨游太空……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