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如何預防孩子沈迷網絡 家長別把手機當『電子保姆』
2018-05-04 11:04:46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如何預防孩子沈迷網絡(教育眼)

  本報記者張爍

  第四十一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學生佔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們的『觸網』年齡越來越小,甚至低於3歲。

  無孔不入的網絡造成了一些中小學生沈迷游戲、行為失范,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沈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沈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有效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讓田野不長『雜草』,最好種上『水稻』

  網絡為什麼『迷人』?因為某種程度上,網絡不僅僅是一條網線、一個WiFi,而是等同於社交、娛樂、休閑、競技、讀書……這個虛擬世界五光十色、應有盡有。如何與『迷人』的網絡『爭奪』中小學生,這是一道難題。

  『中小學生的內心猶如一片廣闊田野,要讓田野不長「雜草」,最好的辦法就是種上一片金燦燦的「水稻」。』浙江省寧波國家高新區實驗學校校長羅樹庚建議,創造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使孩子們把更多精力放在有效學習、戶外運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吃飽了『精神大餐』,孩子們自然就能提高對網絡不良內容的免疫力。

  『對青少年的網絡行為,學校宜疏不宜堵,與其消極被動地預防不良上網,不如積極引導青少年文明上網、健康上網。』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齊學紅在研究中發現,目前許多學校出臺了關於學生使用手機的規定,如『教室裡不得使用手機』,但多數局限在是否允許、能否使用層面,在對學生如何使用手機及具體上網行為上則缺乏有效引導。

  齊學紅建議,應該正面引導青少年的上網行為,幫助青少年了解網絡是個什麼樣的天地、什麼是合乎道德的網絡行為。她介紹,一些國家的做法值得借鑒。如在日本,設置了『青少年上網導航員』,對網絡社會現狀和危險性、青少年如何把握網絡使用尺度、如何進行上網自我監控和管理等進行『導航』;在韓國,網絡倫理內容納入了小學、初中德育教材,以及高中道德、電腦教材中。

  家長,別把手機當『電子保姆』

  『要指引,履職責,教有方,辨不良。要陪伴,融親情,廣愛好,重日常……』日前,教育部發布朗朗上口的『防迷網』三字文,以及《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要求家長教育引導、以身作則、注重陪伴、疏導心理、配合學校,築起預防中小學生沈迷網絡的堅實防線。

  如果家長自己就是『手機控』『低頭族』,如何能指望孩子管住自己?羅樹庚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學生走上沈迷網絡、手游之路,與其成長環境有關。有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打擾自己,常常把手機當『電子保姆』,讓動畫片和手機游戲陪伴孩子長大;有的家長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本為方便聯系而買的智能手機也『失了控』……

  羅樹庚介紹,在寧波國家高新區實驗學校,每年都會組織一年級新生家長參加專題活動,引導家長重視電子產品和網絡游戲的危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到。』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裴濤建議,家長首先要看看自己上網的方式是否合理、使用的內容是否積極,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耳濡目染學會健康使用網絡。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是因為喜歡上網纔開始討厭學習,事實上,不少孩子是因為討厭學習而沈溺網絡。如果學習佔據了孩子大部分生活,就給了沈迷網絡以可乘之機。』裴濤提醒,家長要培養孩子健康廣泛的興趣愛好,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增親子之情,理假日之樂,廣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如讀書、下棋、運動、做家務、走親訪友、舉家旅行、參觀博物館、欣賞音樂會等,讓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吸引孩子。

  綜合治理,形成良性互動教育合力

  『網絡精神毒品對整個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嚴重的,需要相關部門共同施策、齊抓共管、綜合治理,努力形成學校、家庭、社會良性互動的教育合力。』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表示。

  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沈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學校要做些什麼?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表示,各校要加強午間、課後等時段管理,規范學生使用手機,組織開展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學生使用網絡基本情況;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思想情緒和同學關系狀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各地中小學責任督學要將預防中小學生網絡沈迷工作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

  『從某種意義上看,學校教育正在打一場「注意力爭奪戰」,我們的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變化,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價值,把學生的注意力從網絡轉移到校園生活中來,把中小學生引導到積極健康向上的成長軌道上。』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校長董紅軍說。

  青少年群體社會經歷不足,生活習慣尚處於形成階段,面對開放的網絡,要想讓預防沈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見成效,學校、家庭、社會還需打出『組合拳』。

  『政府要有決心,加大對網絡的監管力度,弘揚網絡的正向價值,對網絡游戲、網絡視頻等內容進行嚴格審查,加大對違規違法內容傳播的處罰力度。』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馮建軍建議,可以用技術方式進行控制,如實施網絡游戲實名認證制、推行網絡游戲分級制度等。

  『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沈迷網絡教育的引導工作需要全社會的齊抓共管。學校在加強自身文化建設的基礎上,還要積極與政府、社會及家長溝通協調,整合好資源,共同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北京一零一中學副校長劉子森表示。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