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述評:和合共生,同舟世界夢
2018-05-03 15:5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偉 葉書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 述評:和合共生,同舟世界夢

  新華社記者張偉 葉書宏

  實現人類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學說一以貫之的核心。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必然有著深厚的人類情懷。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秉承中華文明『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理念,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倡導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

  為全人類謀幸福,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價值基礎;實現『自由人的聯合體』,是馬克思始終如一的目標。

  目睹勞苦大眾的悲慘命運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不公,馬克思提出了自己憧憬的理想社會:消滅剝削和壓迫,建立一個『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那裡,人們利益相融、互為依賴,『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古往今來,過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夢想。中國聖賢憧憬『大同社會』,古希臘哲人期盼『理想國』,而馬克思『自由人的聯合體』思想從哲學和科學高度,為實現這一理想指明了方向。

  100多年後的今天,馬克思超越民族、國家,以全人類福祉為依歸的『聯合體』思想依然啟示著世界。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2013年3月,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習近平主席面向世界提出『命運共同體』理念。

  當今時代,人類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燦爛文明,但也面臨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恐怖主義、氣候變化、貧富差距依然是威脅人類的緊迫問題……

  英國《金融時報》副總編馬丁·沃爾夫得出結論:共同體理念反映了今天的現實,沒有全球共同體,人類造成的危害將失去控制。

  面對全球性的現實挑戰,人們愈加認清一個道理: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人類社會迫切需要超越傳統國家和民族隔閡,構建一個共擔時代責任、共享發展成果的『真正的共同體』。

  人類社會向何處去?世界前途在哪裡?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2017年1月,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習近平主席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世界發展和人類未來正確方向,在全世界引起廣泛而強烈的反響和共鳴。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根植於『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中華傳統文化,是對馬克思『自由人的聯合體』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體現了中國將自身發展同世界共同發展相統一的天下胸懷和大國擔當,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

  作為通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中國提出並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其他國家帶來發展機遇,提供發展思路,搭建合作共贏、共享發展的平臺。

  計利當計天下利。幸福應是全人類共同的感受。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全球化潮流,合歷史之法、時代之理、現實之需、未來之勢,如今已被寫入聯合國相關決議,上昇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成為指引人類社會共同發展的鮮明旗幟。

  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總乾事穆勒評價,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在世界上落地生根』。

  上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歷經百年艱苦卓絕的探索和奮斗,今天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正順應時代潮流,與各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將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