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深海勇士』號總設計師胡震:奮斗是科研人員的本分
2018-05-02 15:46: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費偉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原標題:胡震領銜研制『深海勇士』號載人作業潛水器,實現自主創新——『奮斗是科研人員的本分』

  沒有光,沒有氧氣,也沒有浪濤,對於人類來說,這裡仍是神秘之境——千米以下的深海。胡震(見圖,資料照片)領銜研制的『深海勇士』號載人作業潛水器,就是要讓中國人在4500多米的深海海底任意潛游。3月20日,『深海勇士』號潛水器從海南三亞出發,開始在南海執行應用航次任務。

  胡震是中船重工702所研究員,『深海勇士』號總設計師。他的辦公室裡除了靠牆一排保密櫃,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模型。

  或許好多人還記得那次深海和深空的對話。2012年6月24日,我國『蛟龍』號載人作業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7020米深度,3位潛航員向試驗船報告,祝願景海鵬等3位航天員與『天宮一號』對接順利!消息傳到太空,『天宮一號』手控交會對接成功後,3位航天員也向3位深潛員祝賀,『祝願我國載人深潛事業取得輝煌成就!』

  『蛟龍』是我國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胡震任動力與設備副總設計師。

  『為什麼7000米級都解決了,還做4500米級的載人潛水器呢?』

  『海洋平均深3700米,深海考察熱點地區主要在4500米以上。』胡震介紹說,用7000米級潛水器來乾活是大馬拉小車,不實用。『更重要的,「蛟龍」是對世界先進技術和裝備的集成,而「深海勇士」從技術到裝備都國產化,是真正的自主創新。』

  20世紀以來,深海大洋先後出現了美國人、俄羅斯人、法國人和日本人的身影,我國起步還不到50年。2009年,『蛟龍』號剛完成研制,還沒進行海上試驗,科技部就啟動了4500米載人潛水器關鍵技術攻關。『那段時間難題一個接一個,這幢辦公樓天天晚上燈火通明。』胡震笑笑說。

  受制於我國工業發展水平,從技術到裝備還需跨越巨大鴻溝。比如,最關鍵的載人球殼,是個內徑2.1米的鈦合金球,分兩個半球衝壓,幅寬大於3米、厚達90毫米,試樣竟多達幾千次。從立項到成品,花了整整6年。『寧可慢點,也要把牢技術。』胡震自豪地說,『現在我們這項技術絕對國際領先。』

  『蛟龍』號10年立項、10年研制。『深海勇士』從立項到去年完成全部海上試驗,不到8年。『深海勇士』號副總設計師葉聰認為,胡震嘔心瀝血、事事親力親為,也是提速的重要原因,『一般總師主要管決策層面,而我們稱胡總是「一直在線的總師」。』

  采樣籃用的吸鐵石只需幾塊,技術含量卻不低:鐵會鏽,海水有腐蝕性,這個吸鐵石則必須抗腐蝕……胡震把國內60多個相關廠家全找出來,一家一家打電話。總算在上海找到了廠家,他親自去談。一年半裡,為這個幾千塊錢的小部件,去了上海十來趟。

  『您是總師,為什麼這麼個小部件也親自出馬?』

  『因為產品概念和標准都在我腦袋裡,其他人不一定有我這麼清楚。』胡震微微一笑。

  如果說『蛟龍』好比『跨欄』,『深海勇士』便是『深蹲』,下一步研制全海深載人作業潛水器就是『深蹲』後有力的『起跳』,標志著我國這個領域在國際上已全面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不只是設計水平上臺階,還有人纔隊伍。』胡震開心地說,項目起步時團隊僅30人,現在達60人,『研制全海深潛水器也是這個團隊。國外來交流的專家都是白頭發,我們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3歲。』

  葉聰現為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記者一問:1979年出生的,今年39歲。

  胡震為這一局面不懈奮斗了十幾年:1991年從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研究生畢業到702所後,他就跟隨後來任『蛟龍』號總設計師的徐芑南院士研發無人潛水器。那時國家科研經費投入少,有時連工資都拖欠。一個親戚『挖』他到自己公司當部門經理,負責計算機系統,年薪百萬,並承諾5年後送他一個公司。胡震請假去試了一星期,就回到所裡。『總感覺我們國家這方面遲早要發展,開發海洋肯定要靠自己,不可能總靠國外技術。』

  靠自己,就要甘願委屈自己,捨得折騰自己。用胡震的話說:『奮斗是科研人員的本分。』『蛟龍』檢測花了半年,『深海勇士』則用了整整一年。去年『深海勇士』海試下潛了28次,總結時胡震毫不諱言其中有兩次不成功。『出問題不怕,我們連夜就把問題解決了,保證第二天能正常下潛。』胡震說,『搞科研不能圖虛榮,我們這個潛水器是奔著商業應用的,高可靠性最要緊。』

  奮斗者當自信(記者手記)

  胡震不善言辭,總是微笑著簡略作答,但在微笑中、簡潔的話語中,他透著一股自信。

  我想,這大概就是奮斗者的自信吧。從『蛟龍』到『深海勇士』,20多年來,他一直在忙碌、奮斗著,也幸福著。他的自信,就來自於他和中國載人深潛事業的共同進步。奮斗,是對信心的有力托舉。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自信是這個時代的重要氣質。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奮斗,在攻堅克難的砥礪前行中樹立自信,在日新月異的發展進步中收獲自信,就一定能堅定從容地走好復興之路的『關鍵一程』!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