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爭做新時代的最美勞動者
2018-05-01 11:22:07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最近,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作協做了一件挺有意義的事,那就是與惠山區總工會合作,聯合出版了一本報告文學集《最美勞動者》,作家們以該區34位勞模為主人公,通過深入細致的采訪、生動細膩的描寫,塑造了一批立足平凡崗位,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新時代勞模形象,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正像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指出的那樣,勞動模范是勞動群眾的傑出代表,是最美的勞動者。這些勞模,有的長期站在三尺講臺上悉心哺育祖國的花朵,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有的畢生辛勤耕耘在廣袤的田野上,揮灑晶瑩的汗珠,收獲累累碩果;有的致富不忘初心,把愛心和溫暖播撒到社會的每個角落。他們宛如天上燦爛的星星,分布在各行各業,引領著廣大勞動者奔跑在改革開放、建設全面小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

  綜觀這些新時代勞模,他們身上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專。就是認准了一個領域、一個專業、一個方向,便心無旁騖,十幾年、幾十年堅持不懈地鑽研下去,終成行業翹楚。如水稻專家袁隆平院士,將畢生心血都傾注在糧食生產上,為緩解人類的糧食危機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二是精。就是長期在自己的工作領域裡精耕細作,把工作做到極致。如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1992年從一名普通銷售員起步,深耕空調市場,到2012年格力連續10年空調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均居全國首位,連續8年空調銷量排名世界第一,書寫了中國制造業的奇跡。三是新。就是思想不為傳統桎梏所束縛,注重創新開拓,勇於另闢蹊徑,闖出一方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如先後5次被評為全國勞模的教授級高工包起帆,結合港口生產實際,開展新型抓斗及工藝系統的研發,創造性地解決了一批關鍵技術難題,被譽為『抓斗大王』。他開通了中國水運史上第一條內貿標准集裝箱航線,提出並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公共碼頭與大型鋼鐵企業間無縫隙物流配送新模式。他領軍發明的集裝箱電子標簽系統上昇為國際標准,於2011年由國際標准化組織正式發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我們首先需要學習勞模們那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守精神。一旦認准目標,就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堅守下去,要耐得住寂寞、穩得住性子、經得起誘惑,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其次,要學習他們那種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鑽研精神。即使遇到重重困難,也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要經得起失敗和挫折的考驗,百折不撓;要有主動挑戰困難的勇氣和膽識。再次,要學習他們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哪怕一輩子只做一樣產品、一個零件,也要潛心投入,用心打磨,不求最多,只求最好,雖窮經皜首亦不悔也。其四,要學習他們敢於突破自我、勇於開疆闢土的創新精神。要善於打破常規思維,擺脫傳統束縛,勇於探究求索,開創全新境界。

  隨著社會生活的日益多元化,經濟成分越來越多樣,人們的價值取向也必然會隨之發生變化。盡管新時代條件下,我們不可能人人都成為勞模,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向勞模靠近,當一名優秀的勞動者。我們可以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多一分踏實,少一分浮躁;多一分勤奮,少一分慵懶;多一分奉獻,少一分索取;多一分嚴謹,少一分馬虎;多一分務實,少一分松懈;多一分卓越,少一分平淡。如果我們能這樣長年堅持下去,久久為功,那麼離成為新時代的最美勞動者也就不遠了。

  《光明日報》( 2018年05月01日02版)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