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雪域高原上的勞動者剪影:在新時代奮力譜寫新篇章
2018-05-01 11:22:04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西藏網訊 『五?一』不僅僅是一個假期,更是全社會對勞動精神的弘揚。『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纔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纔能破解;生命裡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纔能鑄就。』……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尊重勞動、關心勞動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提及勞動和勞動者。在西藏自治區,千千萬萬的勞動者已成為建設美麗西藏最堅實的力量,在新時代奮力創造新業績、譜寫新篇章。

  青藏鐵路的奉獻者

  『找准一件事,乾專、乾精、乾深』,這是作為西藏自治區總工會評選的首屆『西藏工匠』、當年參與青藏鐵路勘察設計的劉爭平經常提到的一句話,也是他從事地質工作25年來的真實寫照。

  從青海省西寧市到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綿延1956公裡的青藏鐵路,被稱為『天路』,不僅因為它修建在高原之上,海拔高,還源於那『難於上青天』的修建難度。劉爭平全程參與了青藏線的初測、定測、補充定測、配合施工以及總結編撰工作,其中各種辛酸,劉爭平和他的同事們懂,但每每搭乘飛馳在青藏鐵路上的火車,看著車窗外熟悉的場景,看著自己曾經工作過的地點,那種激動萬分的心情,只有付出過艱辛勞動的人纔能體會。

  圖為2004年12月20日,劉爭平(中)和同事在唐古拉山。

  高考志願填報的機緣巧合之下,劉爭平選擇了凍土研究,從此這項研究這麼多年未曾中斷。劉爭平總說凍土研究的圈子還是太小了。現在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有一批西藏本地人來從事這一研究科目,把凍土研究的種子留在本地,讓青藏鐵路的研究工作更好地傳承下去。

  高原乘客安全的守護者

  說起拉巴,熟悉他的人都會用『熱心腸』來形容他。有一年夏天,拉巴在路上看到一輛小轎車翻車了,一個人在車外趴著,胳膊上有斑斑血跡,他馬上把傷者扶上自己的車,送往附近的醫院;2012年,拉巴在途中遇到3名游客搭車,他二話沒說讓人上了車,隨後游客說身上沒帶錢,拉巴仍免費把他們送到了那曲……

  1998年,拉巴來到西藏自治區那曲發達客運有限公司工作,至今已有20個年頭。這20年間,他從未收到乘客投訴,還給公司提供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先後獲得『優秀駕駛員』『西藏自治區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安全行車,最重要的是經常檢查車輛,保持良好車況。每次出行都要集中精力,保持安全速度行駛。要知道,你的一時疏忽可能會危及到一車乘客的生命安全!』朴實平淡的話語充分顯示出拉巴的責任心。

  從小學徒到公司高管的奮斗者

  從1989年到2018年,29年的光陰,嘎瑪從1989年參加工作時的一名水電工小學徒,中間起承轉合經歷了許多,憑著一股韌勁堅持了下來,如今,他已成為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副總經理。

  2014年,嘎瑪榮獲『西藏自治區勞動模范』榮譽稱號,2016年,他又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對於這些榮譽,嘎瑪說:『回頭看看我這麼多年走過的路,工作換了又換,崗位變了又變,雖然苦過、累過,但也自豪過,有時候回想起來,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既然大家給了我這份榮譽,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加油乾!』

  傳統手藝的堅守者

  圖為次仁多傑將晾曬好的藏紙從紙簾上揭下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次仁多傑老人從十幾歲開始跟著父親學做藏紙,從一個懵懂少年到如今年近古稀,造了一輩子的紙。次仁多傑的兩個兒子是他的徒弟。父子三人守著傳統的手藝,守著祖輩的傳承,執著地堅持著。幾年前,為了適應旅游市場,次仁多吉開始做起了文創產品,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裝飾紙,這種紙分為兩層,中間夾著鮮花、樹葉、青草等自然植物。由於原材料不同,每張紙都風格迥異,各具特色,深受廣大游客的喜愛。此外,曾經主要作為佛經印刷使用的藏紙,現在也被制作成各種藏紙燈籠、藏紙筆記本等工藝品銷往各個景區。

  高原植物的保護者

  圖為鍾揚生前在西藏考察途中留影。復旦大學供圖。圖片來源:中新網

  鍾揚,是一位來自上海復旦大學的援藏教師,也是一位行走在世界屋脊的植物學家。十六年來,他跋涉在雪域高原采集和保護植物種子。2017年9月25日,鍾揚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講學返回途中遭遇車禍不幸去世,時年53歲。

  回顧鍾揚老師人生的最後幾年,他的足跡遍布西藏,填補了西藏的生態學植物學的空白。他盡心盡力建立西藏植物學博士點,幫助學生成長成纔。鍾揚老師曾說:『任何生命都有結束的一天,因為我的學生會將科學探索之路延伸。而我們采集的種子,也許會在幾百年後的某一天生根發芽。到那時,不知會完成多少人的夢想。只要心在不斷飛翔,路就不斷向前延伸。』

  ……

  像劉爭平、拉巴、嘎瑪、次仁多傑老人,還有鍾揚老師這樣的勞動者們,在雪域高原上默默無聞、年復一年、兢兢業業地奮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傳承與堅守,創新與奉獻。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雪域高原上最美的『工匠』和『勞模』的含義。(中國西藏網綜合/胡瑛)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