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長江
2018-04-29 17:35:34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劉坤 陳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6日下午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專家學者紛紛表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從全局角度和戰略高度,為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和實踐路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5個關系』牽住發展『牛鼻子』

  人類的每一段文明,都離不開大江大河的哺育。長江,全長6300公裡,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橕。千百年來,從青藏高原到太平洋,滾滾向東的長江水,涵養著沿江生態,養育著億萬百姓。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強改革創新、戰略統籌、規劃引導,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總規劃師沈遲表示,長江流域橫跨中國東中西三部,串聯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長江經濟帶的發展關系到『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5個關系為新時期長江經濟帶發展明確了方向,指明了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正確把握5個關系,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理論光芒,不僅牽住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牛鼻子」,更體現了對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經濟如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考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新時代的長江經濟帶應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樣板,成為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一塊試驗田,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個新引擎。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馬建華表示,長江委作為涉水事務的流域管理機構,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准確把握5個關系,始終堅持在保護中發展的總體治江思路,加快構建水災害防治、水資源利用、水生態環境保護、水事務管理四大體系。

  『既要利用好長江,也要保護好長江;既要防治好水患,也要給水以出路。』馬建華說,目前長江流域水災害防治體系仍存在許多短板和弱項,今後要做好頂層設計,下大力氣補短板、強弱項,加強水利科技創新,做好三峽工程的優化調度,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堅強的水安全保障。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在三峽大壩壩頂,習近平總書記舉目遠眺,氣勢磅礡的壩體、水波蕩漾的江面、郁郁蔥蔥的江岸盡收眼底。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定要保護好。』

  『要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絕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一定要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裡長江!』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把全社會的思想統一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上來,在堅持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科學、有序、高質量發展。』馬建華說。

  作為長期從事長江流域規劃設計和治理保護的工作人員,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餘啟輝倍感振奮。『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進一步指明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方向,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把這些理念落在實處。』餘啟輝認為,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既要解決短期內的突出問題,又要著眼長遠。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鍾茂初表示,長江流域在我國生態安全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要以長江流域的生態承載力作為前置約束條件,長江流域的生態保護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各項建設的全過程。不搞大開發,一方面是落實『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體現,另一方面則是遵循生態承載力約束的需要。

  『長江經濟帶的生態承載力,決定了這個區域能夠承載的經濟規模。』鍾茂初說,針對有限的生態承載力,其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提高單位生態要素的使用效率,以高生態效率的產業和生產方式去替代傳統的低生態效率的產業和生產方式。

  『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我們水文人深受鼓舞,也感到了肩負的責任。』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中游局岳陽分局局長陳建湘說,今後要切實做好防汛測報,更好服務於安瀾長江、綠色長江、和諧長江、美麗長江建設。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說,長江作為我們的母親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只有把生態環境修復好,走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我們的發展纔能更科學、更有序、更高質量。

  上中下游共進退一張藍圖『一盤棋』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上中下游共進退,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江經濟帶作為流域經濟,涉及水、路、港、岸、產、城等多個方面,要運用系統論的方法,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長江經濟帶的各個地區、每個城市在各自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從整體出發,樹立『一盤棋』思想,實現錯位發展、協調發展、有機融合,形成整體合力。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表示,長江經濟帶與其他區域相比,具有廣闊的腹地和發展空間,要鼓勵更多人口向城市群集中,推動東中西部要素充分合理高效流動,對老、少、邊、貧地區實施精准幫扶,提高這些地區的交通可達性,推動各類特色空間形成競爭有序的發展布局,強化宏觀布局、規劃引領,避免盲目發展、一哄而上,從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釋放新動能。

  鍾茂初認為,長江流域各省市既有密切的經濟關聯、產業關聯,更有著更加緊密的生態聯系。無論是制定經濟發展規劃、產業發展和布局規劃,都應以不分割和不破壞整個流域的生態聯系為前提。在此背景下,規劃協同就成為長江經濟帶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的關鍵。

  在鍾茂初看來,『一盤棋』思想還應體現在生態責任分擔、生態利益共享方面。由於長江上中下游各區域的生態承載力不同,擔負的生態功能也不同,所以整個經濟帶應當形成合理的生態、經濟分工協作,更要形成有效共贏的生態責任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

  沈遲認為,在《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的基礎上,還要適時編制長江經濟帶空間規劃。他建議,在空間規劃方面,一是要建立統一的地理信息系統,統一坐標體系和管理標准;二是要進行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應性評價;三是在雙評價和空間戰略的基礎上,進行『三區三線』的劃分,即劃分城鎮、農業、生態三大空間,以及生態保護紅線、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四是研究產業布局、城市布局及與之相匹配的人口布局,以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等的發展趨勢,形成一張藍圖;五是制定服務於空間規劃的一套技術標准;六是制定規劃實施的監督評估、考核和調整修改機制。

  『只有制定好空間規劃,長江經濟帶的保護、發展、治理纔能井然有序,纔能防止單兵突進、顧此失彼,實現「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目標。』沈遲說。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