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4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網信事業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將信息化貫穿現代化進程始終,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推動網絡強國建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百姓也享受到了信息化帶來的實惠和便利。
從『群眾跑腿』變為『數據跑路』,隨著信息化的深度融入,網上信訪、網上行政許可、網上社保等便民服務逐漸推廣,並取得了初步成效。讓群眾辦事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背後除了政府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外,『互聯網+政務』實則起到巨大助推作用。
公信來自於公開,以信息化為先導的政務公開,不僅能讓老百姓消除誤會、了解政策,而且讓施政者規范行政、接受監督。近年來,深入推進的『互聯網+政務』,提高了政府服務效能,讓群眾辦事更便捷,讓權力運行更陽光,讓服務質量更優質。
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據統計,中國有7億多互聯網用戶,互聯網也已深入到各地區各行業,涉及人們的衣食住行。如今,人們出行只需帶一部手機,動動手指,就可以滿足生活中各式各樣的需求,展現互聯網的速度與便利。
其實我們日常的掃碼乘車、人臉識別驗證自助開具發票、微信預約掛號看病……這些都是互聯網+在生活中的運用。互聯網+醫療,讓老百姓在家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互聯網+教育,讓更多山區孩子有機會接觸到外面的多彩世界;互聯網+交通;共享單車解決了百姓出行『最後一公裡』難題。
當然,信息化帶給百姓的獲得感還不止停留在便利層面,有時甚至也會有真金白銀的收益。電商下鄉、農村淘寶,為脫貧致富提供了新動能。新疆阿克蘇果農成網紅,10萬人網購85萬公斤苹果,河北阜平農產品上網,讓土特產瞬間變成『香饃饃』,『互聯網+扶貧』讓農產品『身價』倍增,農民受益看得見。
人民的獲得感是時代發展成果的『試金石』。信息服務就是要『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五年來,我國寬帶普及提速和降費年年持續大力推進,固定寬帶資費水平兩年下降了86%,移動寬帶資費水平下降了65%,取消手機長途漫游費,提質增速再出發,『寬帶中國』讓老百姓獲得感更加真實、更加厚實。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單一到多元……互聯網在中國正釋放著它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我們相信,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與深度融合,人們一定會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互聯網,更好解決人們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張天虎)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