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浙江省十五年久久為功,紮實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那麼,什麼是『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它又是怎麼使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浙江,實地去看看當地的經驗和做法。

現在,在浙江農村,垃圾不落地,分類處理已成習慣;公路、公交車、快遞、電話、寬帶也已『村村通』;在浙江農村,大家享受著跟城裡人一樣便利的公共服務。

浙江農村今天的變化,跟一項叫『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工程密切相關。十多年前,浙江的農村可不是這樣,『城市現代化,農村髒亂差』,纔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怎麼改變?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開始思考謀劃,他實地調研了大批農村,尋找改變的路徑和突破口。
得讓農村的垃圾、污水、規劃也有人管,當時的浙江省委決定這些事由農辦來管。可農辦卻說,我們管不來!
怎麼辦?2003年5月27日,浙江省委拿出了解決方案:決定成立由12個部門組成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作協調小組,一方面要合力推進,另一方面要從城市一竿子插到底,管到農村。

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從全省4萬個村莊中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設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浙江省委頂層設計,全省各地大膽探索。湖州市德清縣找到的方法是『一把笤帚掃到底』。

沿著這樣的思路,浙江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但浙江並沒有滿足於此:從2008年開始,一個個推動『千萬工程』的昇級版啟動,建設『美麗鄉村』,打造『萬村景區化』,讓鄉村旅游成為浙江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重要渠道。

久久為功,如今浙江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連續33年居全國各省第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是2.054?1,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初步實現了城鄉均等化,『千萬工程』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

【央視短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浙江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為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樹立了一個可借鑒的樣板。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乾,就一定能夠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一定能夠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