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經濟民生
搜 索
北斗地圖APP預計5月1日上線?原來是商業炒作
2018-04-23 10:08:55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少拿高科技當名頭搞『忽悠』(科技雜談)

  從當年的『水變油』騙局和形形色色的『納米』產品,到如今的用一些高科技概念來給產品或商業方案進行包裝,這種『忽悠』需要我們擦亮眼睛

  前不久,一個關於北斗的消息引起社會輿論的關注。有報道稱,北斗地圖APP預計5月1日上線,其導航功能可精確到1米以內,能夠清晰定位到具體車道,還有報道輔以『5月起,導航就用中國北斗』等標題。一時間,北斗地圖APP將上線的消息形成刷屏之勢。之後有專業人士闢謠,指出『北斗地圖』的說法純屬忽悠,官方也及時利用新媒體渠道推送北斗的科普知識以正視聽,終於平息了這次借北斗之名行商業炒作之實的事件。

  作為高科技,北斗盡人皆知,但並非所有人都了解它的技術特點。北斗系統是國家投資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功能是定位、導航、授時,類似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比GPS還多了一項能夠發送信息的短報文功能。北斗系統可以給電子地圖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橕,但說成是『北斗地圖』則容易引起誤導。因為導航衛星只能提供定位,只有遙感衛星纔能幫忙生成地圖的影像。

  一直以來,北斗系統強調『天上建好、地上用好』,也就是為全球提供導航定位能力,歡迎所有人利用這種能力研發出北斗相關應用並去使用。因此,北斗系統不存在獨家代理,也不存在某一廠商代表國家北斗形象。也就是說,即便『北斗地圖』存在,也只是某一企業的產品,並不能代表北斗系統。北斗系統和從事北斗系統開發的廠家是兩回事。

  此外,北斗系統從建設之初,就秉承『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理念。北斗是開放、包容的衛星導航系統,目標是為全球用戶提供高精度的服務。一方面,我們要自主研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牢牢把主動權抓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全球各大衛星導航系統也是互相兼容、互為補充的,從而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比如,很多手機往往兼容北斗和GPS系統,而不是非此即彼、有你沒我。

  隨著我國北斗系統建設的日益完善,北斗融入生活的程度越來越深,北斗應用和北斗產業也隨之水漲船高。借用北斗名頭的炒作,類似『北斗地圖』這樣的事件,不是第一次,可以想見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比如,此前就有一些廠商將自己包裝成北斗系統的直接代理商,甚至在去年還出現過『北斗茅臺』這種離譜的鬧劇。

  從當年的『水變油』騙局和形形色色的『納米』產品,到如今的用一些高科技概念來給產品或商業方案進行包裝,這種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忽悠』需要我們擦亮眼睛。同時,也需要媒體、專業人士、科技界等多方形成科學普及和知識傳播的合力,提昇整個社會的科學素養。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