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棄列車車廂來自當年一代名車?
廢棄車廂『走紅』網絡疑為日軍侵華時的『亞細亞』號車廂專家正在論證尚無結論
近日,一位攝影師在杭州拍攝的廢棄列車車廂引發了不少關注。這節廢棄車廂去年年底被鐵路愛好者發現,由於疑似當年日軍侵華時在東北地區運行的『亞細亞』號『超特級』快車,不斷有『鐵友』和攝影愛好者前往此處探訪。
上海鐵路博物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在得到相關線索之後,他們聯系了中國鐵道博物館,對這節車廂是否是『亞細亞』號列車的車廂進行研究論證,但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廢棄車廂『走紅』網絡
4月18日,杭州的自由攝影師程先生曾前往拍攝這節疑似屬於『亞細亞』號車廂。
程先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這節車廂位於一個廢棄的隧道口外,兩邊是略高起的小山包,滿是樹和草。根據他所拍攝的照片,車廂外部和普通的綠皮火車有些相似,但綠皮部分脫落,露出大面積的磚紅色鏽跡,車窗玻璃也大都破損,留下大小不一的破洞和長短不一的裂痕。此外,車廂外部的一些地方長滿了綠色的苔蘚和野草,看起來在此處停放了很長的時間。
由於車廂內部破損嚴重,出於安全考慮,程先生沒有進入車廂觀看,只是在門口停留,但同樣能感受到內部的陰冷潮濕。從外面看進去,車廂內部的地面凸起,出現裂縫,各種牆面及裝飾材料掉落地上,一張靠背凳子有些歪曲地立在車廂中部,此外,車廂頂部有一個明顯的破口。
不少網友看到車廂照片表示想親自去看看車廂的樣子,也有人詢問程先生車廂的具體位置。但程先生表示,車廂內外很多地方都被腐蝕生鏽,車廂內地面也都凸起凌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此外,車廂所在的地方有很多的蚊蟲,他還曾看過到新鮮的蛇皮,『不推薦大家前去,確實有些不安全』。
早在去年11月,有杭州的鐵路愛好者稱,在杭州職工培訓基地發現了一節廢舊的列車車廂,『24.5米的長度,直上直下的端部,並列的小窗,3軸轉向架,它們共同訴說著這節車廂可能是曾經的「亞細亞」號列車車廂』。
此後,不斷有鐵路愛好者前去『一探究竟』。
一代名車的前生今世
隨著這節廢棄車廂在網絡上『走紅』,它是不是來自當年的一代名車『亞細亞』號也成為很多人關心的問題。資料顯示,1934年11月1日,日本政府在東北殖民機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將『亞細亞』號『超特級』快車投入運行。為了誇耀滿鐵的實力以及當時日本的鐵道技術,『亞細亞』號的設計建造不惜工本,堪稱當時的『高鐵』。
『亞細亞』號列車由一臺藍色的流線形機車牽引六節綠色的車廂,機車之後為行李車廂,以及兩節設有雙人座椅的三等車廂,一節采用絨面沙發式座椅的二等車廂,供應西餐和茶點為主的餐車,還有一節展望(景觀)車廂。
列車為全封閉式空調車廂,還有電動按鈕控制的可調節自動式座椅。
『亞細亞』號往返於大連和長春,全程701.4公裡,用時僅約8小時30分鍾,平均時速82.5公裡,最高運營速度可達130公裡/小時。1935年9月,該列車的運營區間向北延伸至哈爾濱,全程運行時間增加至13個小時左右。
1943年2月, 『亞細亞』號列車終止運行,機車和車廂被改為普通列車使用。1945年,一部分客車車廂被運往前蘇聯,殘留下來的機車和客車被中國接收。目前,『亞細亞』號現存的牽引機車和車廂,都在博物館或鐵路部門展出,還有些車廂已經下落不明。
車廂『身份』仍在論證
這節位於杭州職工培訓基地的廢舊車廂,是否就是『亞細亞』號列車的車廂?不少鐵路歷史專家和愛好者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有專家看過照片後對媒體表示,這節車廂和『亞細亞』號車廂的某些特征有相似的地方,但僅僅是幾處相似細節,還難以說明這節老車廂來自當年的『亞細亞』號。
上海鐵路博物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這節車廂作為報廢車廂,被送進上海鐵路局杭州職工培訓基地當做教具。在得到相關線索之後,他們聯系了中國鐵道博物館,對杭州職工培訓基地內的這節車廂是否是『亞細亞』號列車的車廂進行研究論證,但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工作人員介紹,『亞細亞』號列車被接收後,曾在上海鐵路局運行過,『但以前上海鐵路局有個車輛廠好像仿造過「亞細亞」號列車,而且年代比較久遠,認定存在一定難度。』
對此,中國鐵道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也向北青報記者表示,目前對這節車廂的研究和認定工作還在進行中。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