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2018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節點,作為全疆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阿克蘇地區找出問題,精准發力,以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為突破口,細化『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措施,舉全地區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近日,天山網記者深入阿克蘇地區烏什縣部分鄉、村,看當地村民如何乘著黨的好政策『東風』和當地黨委、政府的『金點子』摘下『窮』帽子,走上致富路。今日推出第三篇《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能致富》。

瑪麗耶姆古麗正在制作衣服。
天山網烏什訊 從山腳下60平方米的土房子搬進80平方米寬敞明亮的磚瓦房;在自家小院裡種些蔬菜,自給自足,剩下的還可以拿去巴紮賣;用扶貧貸款的錢買了幾頭牛……現在艾則孜·庫萬的小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艾則孜是阿克蘇地區烏什縣阿克托海鄉蘇依提喀村村民,曾經和他一樣住在山腳下、山溝裡的53戶村民,在自治區扶貧辦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下,按照政府引導、遷民自願、整體搬遷、集中安置的原則,都已住進了易地搬遷安置房。
此外,針對村中實際情況,阿克托海鄉黨委、政府和自治區環保廳『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新建制衣廠,幫助村民發展庭院經濟,實現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增收。
『搬進新房子,生活更方便』
阿克蘇地區烏什縣阿克托海鄉蘇依提喀村村民居住分散。一旦雨季來臨,部分居住在山腳下的村民家常受洪水侵襲,無法正常生產生活。
『我以前就住在山下,60平方米的房子住著一家五口,院子很小,沒地方種菜,孩子上學每天要走近7公裡的路,生活不方便。』4月20日,艾則孜說。
2016年,自治區環保廳駐烏什縣阿克托海鄉蘇依提喀村『訪惠聚』工作隊帶著好消息找到艾則孜。『工作隊說黨有好政策,易地搬遷免費給我們蓋新房,新房有水有電,生活更方便。』艾則孜說,有這麼好的政策,他不能錯過。
和愛人商量後,艾則孜一家不久便搬進了易地搬遷安置房。
80平方米的新房,水電齊全,寬敞的院落有喂養牲畜的圈落和菜地。
『這房子是政府免費給我們蓋的,我沒掏一分錢。』艾則孜說,住進新房子,他最開心的是小女兒上學的路程縮短了一半。
經過駐村工作隊的努力,2016年年底,蘇依提喀村53戶村民全部搬入新建的易地搬遷安置房。
發展庭院經濟生活有奔頭
在艾則孜家中,寬敞的庭院被打掃得乾淨整齊。屋前的菜地裡,種著西紅柿、油白菜、蘿卜等蔬菜。
『這個西紅柿的苗,是村裡育苗中心免費發放給我的。』艾則孜說,以前他每年買菜要花2000餘元,自從發展了庭院經濟,他不但不用去巴紮買菜,吃不完的菜還能拿去銷售。
2017年,艾則孜通過銷售自家庭院種的西紅柿,增收1000元。
『在完成易地搬遷後,每戶村民的新房中都有菜地,我們就為村民免費發放菜苗,鼓勵村民通過發展庭院經濟實現增收。』自治區環保廳駐烏什縣阿克托海鄉蘇依提喀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葉爾肯·托呼達爾說。
此外,一心想要脫貧致富的艾則孜還在工作隊的幫助下,辦理了5萬元扶貧貸款,通過這筆錢,他買了5頭母牛進行喂養。
『2017年,通過賣牛我掙了將近3萬多,現在還貸款心裡都有底了。』艾則孜說,去年的5頭牛現在變成了10頭牛,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艾則孜的愛人也在工作隊幫助下有了份清潔工的工作,一個月穩定收入1000元。
『做夢都沒想過有這樣的日子。』艾則孜說,2015年,他還是一個貧困戶,因為黨的好政策,2017年他已成功脫貧。
制衣廠讓村民有了穩定收入
除了幫助村民發展庭院經濟,『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還集思廣益,多渠道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2016年3月,自治區環保廳『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在村委會新建一座548平方米的制衣廠房,集設計、裁剪、加工、制衣、銷售為一體,吸納村內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增收。
走進制衣廠,村民瑪麗耶姆古麗·吾普爾正在用裁剪機制作校服。她是兩年前來到制衣廠工作的。
『我來制衣廠前,只會乾農活、做家務,照顧愛人和孩子,什麼技術都不懂。』瑪麗耶姆古麗說,2016年,她聽說村裡有了制衣廠,有老師培訓,可以學技術,還能在制衣廠上班,有穩定收入,她便報了名。
經過三個月培訓,瑪麗耶姆古麗正式成為制衣廠工人。從什麼都不會,到最開始一天做幾十件任務,再到現在一天可以做近200件,瑪麗耶姆古麗在慢慢進步。
『我現在不但學會了一門新技術,每個月還都有1500元的穩定收入。』瑪麗耶姆古麗說,愛人現在也很支持她的工作,她的日子越來越好。
『為了拓寬銷路,工作隊還幫忙聯系了一些大型企業定制工裝。』葉爾肯介紹,制衣廠是訂單式生產的,目前已有114名村民在制衣廠就業,其中貧困戶45人。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