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潛龍三號』首次下潛後從深海歸來。新華社記者劉詩平攝
新華社『大洋一號』4月20日電(記者劉詩平)我國最先進的自主潛水器『潛龍三號』20日成功首潛。從凌晨4時46分進入海面,到下午3時53分浮出水面,下潛最大深度3955米,航行24.8公裡,順利完成各項測試指標。
為何選擇深夜下潛?『潛龍三號』總設計師劉健說,首潛水中時間將近12小時,布放比回收相對簡單,回收時的掛鉤和止蕩是難點,『潛龍三號』的回收要求是海況不大於4級,因此,預防不利海況出現,確保白天有足夠的時間回收潛水器,因而選擇了凌晨下潛。
最大潛深為何是3955米?『大洋一號』船綜合海試B航段首席科學家蔡巍說,『潛龍三號』是4500米級無人無纜潛水器,海試驗收大綱要求是不少於3500米的深度。
本次下潛主要任務是什麼?蔡巍說,本次下潛,主要驗證潛水器無動力下潛、無動力上浮速度指標;驗證潛水器在各種航速下閉環航行控制的穩定性及航行精度;驗證測深側掃聲納在各種高度情況下探測的有效性;驗證光學探測性能;驗證各種水文探測傳感器工作的正確性;驗證無線通信功能、衛星通信功能;驗證潛水器水面航行及水面定位和回收功能;驗證潛水器在當前海域最大深度下各組部件和設備功能。
劉健對『潛龍三號』首潛結果感到滿意:按時『出去』、按時『回來』,一切按照使命嚴格執行,滿足各項指標要求。從初步結果看,本潛次達到了預期目的。下一個潛次,將對其最大續航能力進行驗證。
本航段還會下潛幾次?多年從事深海礦產資源與環境調查研究的本航段領隊韓喜球說,兩個海試潛次完成後,『潛龍三號』計劃有3個潛次在天然氣水合物區和多金屬結核試采區進行試驗性應用。對於這一新的深海利器展開試驗性應用,韓喜球表示充滿期待。(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