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吊著雙臂,雲逸依然每天堅持創作
上天沒給他健全的身體但給了愛創作的靈魂
肌無力禁錮他24年卻無法鎖住一顆自由心
他吊著雙臂,2013年為全運會寫歌詞,如今再為遼籃譜寫歌詞
『風裡飄雪的花,在記憶之中發芽,那些紅色綠色,我們的青春年華。時間似流水,催促我們長大,年輕的心有了白發。』這首歌的名字叫『逝年』,2017年被中央五套《NBA最前線》選做背景音樂,歌詞唯美、傷感,出自一位24歲男孩的手。這位男孩名叫刁雲逸,並不是專業作詞家,他是一名肌無力的患者,24年的生命裡從來沒有站起來過。
雖然老天給了他不完美的生命,但又給了他頑強的意志。他創作的歌詞勵志、積極、溫暖、明亮。雖然手無縛雞之力,又被醫生診斷活不過14歲,但在命運面前家人沒有放棄,『既然現實生活中我是殘缺的,網絡世界裡我要讓自己活出精彩,不能白活這一生!』憑著頑強的毅力,刁雲逸已創作詩詞、歌詞及文學作品數百篇。2013年,他為沈陽全運會寫過歌詞,如今,他又創作CBA助遼寧奪冠譜寫歌詞。
出生三個月被診斷出肌無力醫生說最多能活14年
24歲正是一個人一生之中學習知識、了解社會、享受愛情的年紀,而24歲的刁雲逸卻只能窩在床上,已經10年沒有出過家門了。刁雲逸剛出生3個月時,就被診斷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從腿部往上,他的肌肉會慢慢硬化,直到失去生命。『當時醫生說他活不過14歲。』這句話猶如一盆冰冷的水,潑在了刁雲逸父母的頭上。
刁雲逸的母親楊紅記憶猶新,她說聽到這句話的心情至今還刻骨銘心,無數夜流淚後,她接受現實了,如果這就是兒子的命,如果不能治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那麼通過精心照顧,要讓孩子延長生命。這位母親,用堅強的行為詮釋了母愛。
小的時候還不是那麼明顯,隨著長大,雲逸的兩個胳膊越來越不能動了。『我們有心理准備,就是擔心孩子在成長中知道自己殘疾,會留下陰影。』4歲前,雲逸還不知道難過,快到上小學的年齡了,他發現鄰居家的小朋友每天都在外面跳繩、捉迷藏,意識到跟其他孩子不一樣。開始自卑起來,變得內向不愛說話。

僅能用的兩指成格外恩賜
上學年齡母親辭職教他識字
如今創作詩詞和歌詞上百首
7歲時,鄰居家孩子都開始上小學了,雲逸依然窩在家中,他反復地問媽媽這是為什麼。楊紅說,看到兒子求知欲望如此強烈,只有初中文化的她辭去了工作,變成了全職媽媽,向鄰居家借了舊課本,從頭開始教孩子識字。當時楊紅心中有一個信念:『別人在課堂上學的,我們在家也能學到,我不會的,我先自學然後再教孩子。』
2007年,雲逸13歲,同齡孩子認識的字他都認識,對文學的渴望開始迸發,他喜愛上了讀詩詞。楊紅說,當時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雖然家中不富裕,她咬牙給兒子買了臺電腦。電腦買回來後,雲逸開始進行文學創作,由於胳膊抬不起來,他只能讓母親幫他用繩子吊起雙臂,用唯一能動的兩根手指打字。他說,上帝特意給他留了一扇窗,『你看就這兩根能動的手指正好是打字的手指,這不是天意嗎。』
兩根手指一個小時打字不足500字,即使如此,雲逸也沒有放棄創作。24歲的刁雲逸如今已是岫岩滿族自治縣作家協會會員,累計創作詩詞、歌詞及文學作品數百篇。2017年9月,雲逸根據自己的經歷寫了一篇名為《翻身》的文章,內容是他自己不能翻身,每天夜裡媽媽都會起來給他翻好幾次身,這24年裡媽媽沒有睡過一個整覺。沒有運動,他的體重已經達到150斤,為了讓媽媽翻身不那麼辛苦,他一天只吃兩頓飯,想要減輕體重,減輕媽媽的負擔。
看遼籃一路過關勢如破竹
他寫歌詞記錄希望遼籃奪冠
他的文學作品,沒有華麗的語言,字裡行間流露著真實的情感,感動了無數的網友。有網友為他寫了一篇文章:病痛禁錮了我的身體,但遏制不了一顆向往自由的心。
2015年的一天,一位網友在一個音樂QQ群裡發了一首未作詞的曲子,向網友征集填詞,這個人就是著名音樂人夏小虎。『很多人都寫了,我也寫了,沒想到我的歌詞竟然被選中了。』雲逸填詞的這首歌叫《逝年》,最後歌火了,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的《NBA最前線》節目背景音樂都選用了這首歌。雖然僅賺到幾百元錢,但他感覺生命還有價值,這種感覺既美妙又美好。
如今,雲逸已經創作上百首詩詞,23首歌詞,撰寫的書評讀後感被多家范文網轉載發表。他說媽媽為了照顧他辭去了工作,一家三口都靠爸爸當保安一千多元微薄的收入生活,現在自己有能力了,希望能靠創作掙一些錢回報父母。
如今,CBA進入總決賽階段,熱愛體育的雲逸經歷了看到遼寧隊連續進入總決賽卻鎩羽而歸的陣痛。今年遼籃勢如破竹,是奪冠的最佳機會,就想以他最擅長的寫歌詞的方式表達激動之情,也記錄遼籃這一路以來偉大的歷程,助遼寧奪冠。
沈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李遠攝影記者常晟罡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