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司機服感冒藥上路出事故 『藥駕』危害不能掉以輕心
2018-04-18 09:38:44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江德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暗藏風險!『藥駕』的危害不能掉以輕心

  有必要考慮將『藥駕』納入法律限制性條款,對藥物進行分類,提醒司機哪些藥物服用後,需要經過多久的時間,全部代謝之後,纔能正常駕駛,以免發生交通事故。

  近日,浙江永嘉223省道永嘉黃田高速路口上,一奧迪越野車駕駛員服用感冒藥後上路,迷糊中追尾一輛停在路邊的大貨車。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近年來,因服藥後駕駛車輛而導致的交通意外屢屢見諸報端,卻未引起足夠重視。(《科技日報》4月17日)

  經過持續多年的嚴厲打擊,以及『醉駕入刑』之後,『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的觀念已經被大眾熟知,很多人養成自覺意識,主動遵守法律,不敢再酒駕。因此,近期酒駕、醉駕行為亦大幅度減少。可見,唯有依靠嚴厲的法律制裁,方能夠達到震懾效果。如今,在酒駕之後,『藥駕』潛藏的交通安全風險,也逐漸浮出水面,引起各方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眾所周知,藥物都有副作用,會對人體產生影響。部分藥物服用之後可能產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頭暈、耳鳴、視物不清、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影響司機判斷和安全駕駛行為,很容易釀成禍患。很多人都知道開車需要適當休息,卻忽視了服藥後的駕駛風險,甚至認為自己能『扛過去』,以致埋下交通安全隱患。

  有資料顯示,服藥後駕車事故佔全部交通事故的10%左右。『藥駕』的危害性很大,不能掉以輕心,需要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警告司機服藥後不要輕易上路,防范發生『藥駕』交通事故。

  由於我國目前還沒有對藥品『駕駛等級』作出明確規定,道路安全法對『藥駕』缺乏強制性規定和處罰條款,致使服藥後發生交通事故,也只能按照普通行為標准處罰,難以達到警示效果和遏制作用。因此,有必要考慮將『藥駕』納入法律限制性條款,對藥物進行分類,提醒司機哪些藥物服用後,需要經過多久的時間,全部代謝之後,纔能正常駕駛,以免發生交通事故。

  同時,臨床藥師應加強患者的用藥教育,指導患者安全用藥,提醒司機防范『藥駕』。廣大駕駛員也應吸取血的教訓,遵從醫囑,科學服用藥物,並在服藥前仔細閱讀說明書,如果有此類副作用,就盡量避免藥物在血液濃度峰值的時間內開車。如此,則可主動降低『藥駕』風險,既能保護自己,也對他人的安全負責。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