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軟色情十面埋伏 家長社會該如何保護孩子
2018-04-16 08:45:19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我已經數不清是第幾次刪掉孩子手機裡的「快看」和「抖音」(漫畫和視頻App記者注)了。』北京一位小學六年級孩子的媽媽榮女士說。

  榮女士不是那種完全禁止孩子接觸手機的家長,『網絡和手機已經鋪天蓋地了,禁肯定是禁不住的。』所以榮女士的女兒月月每天總會用手機聊聊天,打打游戲。

  不過最近榮女士警惕起來,因為有好幾次她都發現女兒夜裡躲在被窩裡鼓搗手機。通過觀察,榮女士發現女兒是跟幾個同學在『快看』(手機App)上追一部叫《河神大人求收養》的漫畫,這是一部著名的耽美漫畫(耽美:文學詞語,現多用來表述男性與男性之間的愛情),『兩個男人摟抱在一起的畫面實在不適合十一二歲的孩子看。』榮女士說,現在只能采取堅決杜絕的辦法,不讓女兒的手機裡再有這類App。

  近段時間,媒體數次曝光了漫畫和視頻網站的混亂現象,比如一些視頻平臺熱播的『少女媽媽』;還有引起廣泛爭議的『bilibili』上15歲up主播(視頻上傳方)『科裡斯』引導10歲女孩進行『文愛』,並與女孩母親引起紛爭的事件;再比如,『抖音』上孩子們上傳的做著各種怪樣子的視頻……

  一時間『污』煙四起,網絡變得烏煙瘴氣。

  當未成年人卷入『污』度很高的事件時,必定會引起社會的關注,因為孩子往往成為這類事件中的最終受害者。另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青少年網民(19歲以下)約佔全體網民的23.4%,達1.7億。如此龐大的數字,更應引起警惕。因為這意味著如果沒有保護措施,會有更多孩子可能受到不良信息的傷害。

  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走訪了多位專家,探討這種網絡中『烏煙瘴氣』的部分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家長、社會應該如何保護孩子。

  帶著色情基因的文化

  會把孩子帶入怎樣的虛擬世界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在網上引起爭論最多的『科裡斯事件』。

  3月10日,一位ID為『豆芽菜黃了』的魔獸玩家在NGA論壇發帖,稱自己10歲的女兒遭B站(bilibili站)15歲up主播誘拐『文愛』,引起軒然大波。在廣大網友的幫助下,事件以up主播道歉、退圈告一段落。3月12日,@共青團中央發博表示關注。3月15日,B站宣布新增『青少年防火牆』計劃,將在未來3個月內加強針對少年兒童用戶的管理與信息過濾。

  相信很多習慣了現實世界的成年人初看這個事件時會覺得看不懂,光是弄明白那些新名詞的真正含義就得花些時間。

  而那些正在與網絡、手機『爭奪』孩子的家長,也時常會有類似的感受。

  榮女士『偵查』女兒上網情況時發現,女兒朋友圈中好友的頭像都類似:或者是超短裙白絲襪的卡通美少女,或者是嘟著嘴挺著胸的漫畫美少女,再或者是瞪著大眼睛的呆萌美少女。

  起初,她不覺得這有什麼不正常。但是,當進入女兒和同學們常去的那幾個App後,榮女士慌了。她發現『蓬蓬裙、白絲襪』這些看似單純美好的元素在那個虛擬的空間裡一下子變了味道,以這種美少女形象為封面出現的漫畫或者動漫通常會跟這樣的標題在一起:『深夜的野外』『迷失』『蘿莉控來了』,『這些標題充滿誘惑。』榮女士說,再看具體內容,雖然看不到赤裸裸的色情場面,但是敞開的領口、大叔面對蘿莉貪婪的眼神,讓人時時感到刺激、挑逗和誘惑,『這就是一種隱晦的軟色情』。

  『現在動漫產業日漸龐大,大眾對於二次元文化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隨著手機普及的低齡化,二次元文化的低齡化也越來越嚴重了。』在某網絡平臺上做游戲主播的『業內人士』章西(化名)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這樣分析。雖然不少年輕人不承認這種現象是『二次元』惹的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源自日本的『二次元』文化中天然就帶有『蘿莉控』『正太控』等兒童色情色彩。

  這種軟色情的東西不僅存在於漫畫中、動畫裡,孩子們常玩的游戲中、各種視頻網站的犄角旮旯隱藏著的廣告中,這些元素總會猝不及防地冒出來。甚至在00後的貼吧中,也能輕易地看到『白絲小學生』等字眼,跟帖中充斥著各種具有性誘惑的圖片。

  『其實,動漫中的軟色情是在最近幾年多起來的。』章西說,尤其是隨著動漫工作者越來越年輕化,他們缺乏老一輩漫畫家的經驗,也沒有耐心修煉自己,但是還想博取關注度和知名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植入軟色情。

  不良信息和欲望相結合帶來的是巨大的利益,但是帶給孩子們的卻是一個帶『毒』的虛擬世界。

  低閾值+高刺激=沈溺

  過早接觸軟色情的內容可能造成終身傷害

  有些人覺得中國的家長太大驚小怪了:『孩子接觸這些信息有什麼不好,不是正好給孩子做性教育了?』

  『這些不僅不是科學的性教育,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更深層次的傷害。』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多年從事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的張玫玫說,科學的性教育應該包括身體、性別、關系、安全、審美幾個部分,而且要從學前到大學依次進行。

  在張玫玫教授看來,當前接觸各種軟色情比較多的小學高年級到初中的孩子,在科學的性教育過程中應該正處在學習如何與同性和異性建立正確關系的階段。但是他們卻一下子接觸到了充滿誘惑的高強度的刺激中,再加上之前缺少『身體』『性別』這些更加基礎的教育環節的鋪墊,他們對『性』信息的承受閾值也較低。也就是說一點點刺激就能引起他們的興奮,那麼『高刺激』+『低閾值』所帶來的則是孩子接觸到這類信息後輕而易舉地就獲得了強烈的愉悅感,當孩子們慢慢對這種愉悅感脫敏的時候,就會追求更強烈的刺激。『這就是沈溺了。』張玫玫說。

  這種沈溺很有可能會讓一些孩子最終形成不健康的性心理。

  『每個人的性能量就好像放在牆上的電插座,而什麼時候接通就像是那個插頭。』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任葦說,青少年太早、太容易接觸這些色情和軟色情的內容,而他們的身心卻沒有達到能夠控制這種較巨大的性能量的時期,越早使用就會越早消耗殆盡。另外,過早接觸的完全是下半身思考的性,而不是對性對象繾綣的愛意,身體會產生倦怠和麻木。

  『你看現在的孩子進入大學之後都是成雙成對、手拉著手的,似乎是什麼都懂了,但其實他們沒有學會如何跟異性相處,不會戀愛,只能是不停地牽手、分手。』張玫玫說,他們最終失去的是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污』物細無聲

  虛擬和現實的界限一旦打破,悲劇將在所難免

  當『科裡斯事件』在網絡上討論得如火如荼之時,有一種聲音卻在為15歲的男主播打抱不平:男孩只是在網絡上引導女孩跟自己進行『文愛』,並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對女孩造成實際的傷害。

  『未成年人沒有足夠的判斷力和控制力,他們很容易把虛擬世界中的行為帶到現實世界中。』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律師趙輝說,如果『科裡斯事件』繼續發展,15歲的男孩子和10歲的女孩子現實生活中見面了,很有可能演變成更嚴重的事件,『從這個角度說,這兩個孩子都是網絡不良信息的受害者』。

  確實,從網絡到現實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我就接觸過一個真實的案例。』趙輝說,3個十四五歲的男孩喜歡看黃色視頻,看過一段時間之後便覺得不過癮,『我們要在生活中真的來一次』成了3個人的口頭禪。終於,他們碰到了一個之前就認識的9歲女孩,於是把她強奸,然後殺害了。『當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時候,他們回答「網上看到的那些鏡頭太刺激了」。』趙輝說。

  而由網絡引發的對青少年實施的性侵犯也不容小覷。

  『女童保護』基金負責人、鳳凰網公益主編孫雪梅介紹,他們對2017年度媒體公開報道的性侵兒童案例進行了統計,結果,2017年曝光的性侵兒童案例中,有6起與網絡密切相關,主要包含3種類型,網友約見兒童後性侵,通過網絡聊天拍攝兒童裸體視頻,或哄騙兒童拍攝色情視頻後上傳網絡牟利等。『犯罪嫌疑人利用社交軟件、網絡游戲等對兒童實施侵害,雖然曝光的數量不多,但更應該引起警惕。』孫雪梅說。

  從接受了不良刺激到走向犯罪的畢竟是少數,更讓人們擔懮的是,孩子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虛擬世界中建立的價值觀帶到現實社會中。

  『污』物細無聲,孩子們會把在網絡中的『游戲』變成『習以為常』。

  『有人說現在高校是同性戀的重災區,其實,真正同性戀的比例並不高,一些學生是受到網絡上一些盛行的耽美小說影響,只是單純地模仿。』張玫玫說,其實,在很多學生心中,這種類似的行為就是一種游戲。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系統並不完善

  全社會都要擔起責任

  那麼,網絡能『去污』嗎?

  『我們國家法律有明確規定,傳播淫穢影片、音像、圖片或者其他淫穢物品的行為會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情節嚴重的會受到法律的處罰,但是現在網絡上的很多信息是處在合法和不合法之間的灰色地段中的。』趙輝律師說。

  也就是說,從當前的法律規定看,只有那些真正擾亂了社會秩序、觸犯了法律的行為纔會被乾涉,而暴露在孩子們視野中的那些烏七八糟的內容目前還處在『灰色地帶』。

  一位『bilibili』站中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主播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目前一些平臺板塊化的內容推送方式也為部分軟色情的存在和傳播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同時也為內容的管理設置了困難。很多視頻上傳時都是用標簽來區分的,然後平臺會按照用戶在注冊時勾選的興趣板塊和日常瀏覽記錄來為用戶推送內容,部分軟色情內容就會因為打上了『生活』的標簽而獲得了推送機會。

  『在當前保障措施相對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家長的作用非常重要。』趙輝律師說,家長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網絡使用情況,最好在孩子即將接觸網絡接觸手機時,就事先跟孩子建立好一個網絡使用的規則,比如『任何下載都要經過家長允許』『不在網絡上暴露私人信息』『對陌生郵件、陌生人物、陌生禮物提高警惕』等,同時,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實際傷害的可能性,『家長一定要把孩子的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隔絕開,網絡上認識的人不能帶到現實世界中。』趙輝說。

  好在,趙輝律師介紹,我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目前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我們期待一個清新的網絡時代盡快到來。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