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考察南繁基地:『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
三亞,是袁隆平的『福地』。他不只一次說,『雜交水稻的成功,一半的功勞應該歸功於南繁。』南繁,就是利用南方冬季光溫適宜的氣候條件進行農作物加代、繁育、制種。據統計,目前中國70%以上的農作物品種都經歷過南繁。
4月12日下午,習近平到三亞考察的第二站,就是南繁科研育種基地。


88歲的袁隆平院士邀請總書記走上了超級稻『超優千號』展示田的田埂。去年,這一品種曾以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刷新世界水稻單產最高紀錄。總書記詢問品質怎麼樣,袁老回答,可與國際優良品種媲美,『我們不以追求高產量犧牲高品質』。
兩雙手再次緊緊握在了一起。五年前,2013年4月28日,習近平在全國總工會機關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曾向袁隆平說起一段往事:1998年他就曾到湖南見過袁隆平,『我那時在福建當省委副書記,主管農業,十分關心種業問題。雜交稻育種,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業,要繼續抓好。』
在習近平眼裡,小小的種子,一直是與偉大的事業聯系在一起的。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