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4月12日電 題:林芝結巴村:不砍樹搞旅游富了
50歲的西洛知道,林芝桃花節開幕,結巴村的游客就會多起來。可西洛的家庭旅館卻閉門謝客,大興土木。
西洛和妻子在結巴村經營的家庭旅館,位於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錯高鄉巴松措湖畔。旅館現有20個床位,旺季客滿,一年能給這個六口之家帶來十幾萬元的收入。

坐落在巴松措湖畔的結巴村(2017年8月27攝)。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
西洛並不滿足。他說,目前衛生間只有一個,必須增加;院子裡幾間草房拆掉了,要蓋成二層小樓,每層三個標准間,都帶獨立衛生間。
『目光要放長遠。旅館更舒適了,游客自然更願意來。』西洛說,『改造和擴建會花不少錢,但是我有信心賺到更多錢。』
西洛經營這個家庭旅館已有八九年。此前,他伐木做木料生意。和村裡許多同齡人一樣,他從父輩手中接過斧頭,砍了十幾年樹。
素有『西藏江南』之稱的林芝,森林覆蓋率高達47.6%。過去,這裡的人們世代以砍伐林木貼補家用。『以前,縣財政收入也主要靠伐木。我從1976年開始當護林員,那時主要負責幫助分解完成砍木料的任務。』結巴村村支書索朗班旦說。
為保護林芝這道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政府部門2005年下了禁伐令,並倡導大力發展生態旅游。
可是,要放下伐木的斧頭,那時候很多人並不情願。西洛當時也慌了神:真要轉去做旅游,不但不懂經營,甚至連漢語都不太懂……
65歲的索朗班旦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人。『那時,常常是白天剛開過禁止砍樹的會,晚上就有人去偷伐了。』索朗班旦說,當時村民擔心禁伐會減少收入。
隨著發放公益林補助金、提高護林員工資等政策出臺,加上農家樂和家庭旅館的示范效應,村民們開始接受『禁伐』。

游客來到巴松措湖畔的結巴村旅游(2017年8月27攝)。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
錯高鄉黨委書記旦增介紹說,十幾年來,政府相繼投資2000多萬元,改造農牧民住房和鄉村基礎設施,還舉辦了農家樂餐飲、服務、衛生等方面的培訓,千方百計完善發展生態旅游的基礎。這些舉措,讓村民們對做旅游心裡有了『底』。
看著以前伐木的同伴紛紛吃上了旅游飯,西洛跟妻子合計:山上的樹再多,總有砍完的一天,伐木的路會越走越窄,還會害了子孫後代;而生態環境保護得越好,旅游業的前景就越廣闊,路會越走越寬。
經過一番籌備,他們的家庭旅館開張了。頭兩年,住客少,年收入只有一兩萬元;可到了第三年,靠著口碑和回頭客,他們的收入比以前伐木時還多。
如今,西洛家養了7頭牛、1匹馬,還有30多畝田,但經營旅館的收入是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
『這條路算走對了,日子越來越富裕。』西洛笑著說,『你看,摩托車、拖拉機、8座長安車,啥都有了。』
昔日的伐木村,如今已是生態旅游示范村。結巴村已有農家樂40多戶,每戶每年旅游收入不少。游客多了,藏香豬肉供不應求。村裡順勢辦起了藏香豬養殖基地,每年給村民分紅。
發展生態旅游讓結巴村的面貌煥然一新。索朗班旦感嘆:小時候村裡沒有馬路,夏天下雨就踩泥巴。現在,村裡通了柏油路,水泥路鋪到每家每戶門前;2005年住房改造後,全村120多戶全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村裡早就通了電和自來水,還覆蓋了網絡……
『最明顯的變化,發生在這十幾年。』他說。
更讓他欣慰的是,村民不但環保意識提高了,精神面貌也改變了:『以前,村裡男的上山砍樹,回家就喝酒玩樂,不思進取;現在是你追我趕做旅游,爭相發展經濟。』
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春天。索朗班旦想著,今年結巴村要打好文化旅游牌。比如,村裡有一位自治區級非遺『梗舞』的傳承人,應該把全村會跳的人組織起來。
西洛的兩個兒子均已成年,現在都在旅游公司工作。他盤算著,等家庭旅館收拾停當,要讓孩子們幫忙上網打廣告擴大宣傳。
西洛不准備把伐木斧頭傳給孩子。他知道,砍樹,無異於砸了自己的金飯碗。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