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村支書苦勸兒子從銀行離職回村工作 收入降至1/3
2018-04-12 16:28:01 來源:武漢晚報  作者:關曉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年前聽從老支書召喚放下生意回家鄉

  20年後想讓村裡多些有文化的年輕人

  村支書苦勸兒子銀行離職回村工作

  當了20年村支書,眼看農村年輕人越來越少,毅然將在銀行工作的兒子勸回村委會做事。提起湖泗街道辦事處熊祠村黨支部書記祝秋林乾的這件事,很多人至今都想不通。

  『農村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年輕人都出去了,我讓在銀行工作的兒子回來,就是想讓他帶個頭,把青年引回村,帶領村民致富,把熊祠村建設好。』昨日,記者見到祝秋林時,他正在為村委會辦公樓裝修的事而奔忙。

  當村委會負責人就得辦實事

  1991年,28歲的祝秋林跟著眾鄉鄰一起,遠赴湖南株洲,從事服裝批零生意,在當地逐步形成了擁有180多人的『湖泗服裝一條街』,每年能賺個十來萬。

  本來生意做得好好的,1996年,村裡年近六旬的老支書祝敏和找到他說:我身體越來越不行了,你腦瓜子靈光,人又年輕,是不是考慮回村裡乾。1998年,祝秋林抵擋不住老支書苦口婆心的攻勢,回到了熊祠村。第二年,祝秋林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接棒擔任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在祝秋林擔任村乾部的第一年,因為沒經驗,全村的稅費征收指標為18萬元,實際收了不到6萬元,『那一年,我自掏腰包,貼進去8萬元,用於村裡建設。』

  『祝支書真是好得沒話說。』在熊祠村提起祝秋林時,很多村民都贊不絕口。今年65歲的村民朱立天說:『我以前在外地賣菜,走投無路回到村裡,祝支書建議我承包村裡魚塘,自掏腰包幫我墊付魚苗款、飼料款等。』經過幾年的努力,朱立天現在飼養了10多頭豬,100多只雞,年收入在4萬元左右。

  湖泗街黨工委員柳淵介紹,1999年,祝秋林東奔西跑籌集18萬元資金,修通了自來水,熊祠村1400多村民在全街(當時叫鎮)20多個村中率先用上了自來水。此後,他又爭取資金,修通了所有村灣的水泥路,每個村灣都建有公共停車場,配套了健身器材。

  2002年,祝秋林到江夏區水利局、農業局等單位,爭取到了30萬資金,帶領村民修建了200畝的水庫,改變了村裡『乾旱靠天收』的現狀。

  2006年,熊祠村又在全街率先完成了村兩委辦公樓的建設,先後投入230萬元,修建了兩座橋。

  2015年至去年,村裡連續三年通過扶貧項目,興建了110畝的苗木基地,優先請村裡的27戶精准扶貧戶參與日常管理,按照每人每天150元的標准給付工資。這些貧困戶多的每年能從基地拿到一萬多元的報酬,少的也有幾千元。

  20年來,熊祠村無一人越級上訪。每屆村委會換屆選舉,祝秋林都是等額參選,而且幾乎都是滿票當選。村民遇到大小事情,都會第一個找到祝秋林。

  勸兒子辭職到村委會工作

  『父親讓我回來參加村委會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剛開始我想不通,也不想回。』昨日上午,在江夏區湖泗街道辦事處,記者見到前來開會的祝祥。祝祥現年27歲,2011年從大學會計本科畢業後,通過全省公開招考,考進了銀行系統,不久便成為部門領導。『我老婆也在銀行系統,家庭年收入近30萬元,在紙坊有房有車。但父親三番五次勸我回村。』

  父親祝秋林勸兒子回村的理由十分充分:村裡如今多是老弱病殘,缺乏有文化的年輕人,平時寫個材料、填個報表什麼的,都沒人會做,電腦幾乎成了擺設。跟城裡相比,農村更需要有文化的年輕人。

  架不住父親的反復游說,2015年,祝祥婉拒銀行領導的挽留,辭職回鄉。祝祥於去年8月參加江夏區村級後備乾部招聘考試,11月份面試成績揭曉,在全街30多名考生中,他的總分位居第二名。今年正式上崗後,被湖泗街道黨工委特意安排在偏遠的鄔橋村鍛煉。兩個多月來,祝祥處處以當村支書的父親為榜樣,竭盡全力為村民服務。他說,回來村裡工作,收入雖然只有銀行的三分之一,但是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會一直走下去,跟父親一樣在農村紮下根,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

  記者關曉鋒

  通訊員王夫之柳淵劉龍騰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