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多條『中華鱘』被毒死?專家闢謠——
中華鱘瀕臨滅絕不可能魚塘養殖
本報記者葉青劉志偉
據報道,4月6日凌晨,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浰源鎮山下村一養魚戶疑遭他人投毒,6個魚池養殖的1萬多條中華鱘一夜死光。巧合的是,去年4月15日下午同一地點也發生類似投毒案,當時致死2萬多條5萬多斤中華鱘。經調查,初定養魚戶養殖的中華鱘疑遭他人投毒死亡。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偵查。
此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將人們的視線再次聚焦到中華鱘身上。作為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養魚戶可以自由養殖中華鱘?野生的中華鱘目前生存狀況如何?
『不可能是中華鱘,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是不允許私人自由養殖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劉煥章研究員看了此新聞報道後,肯定地回復科技日報記者。據他推測,養殖戶所死亡的『中華鱘』應該屬於雜交鱘,這是由鰉魚和鱘魚雜交產生的魚種,主要分布於裡海、黑海、波羅的海、白海等海域,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被養殖戶廣泛養殖。
『對於養殖戶來說,如果真是養殖中華鱘,實在劃不來。』劉煥章進一步解釋道,『中華鱘成長周期慢,約需十年纔達到性成熟,進入繁殖期。並且市面上根本就沒有苗種可養育,抗病能力又弱,投入和時間成本太高了。』
這是否意味著所有的中華鱘都是純野生?『為了保護該魚類,也通過人工繁殖方式延續後代。目前,我國進行中華鱘人工繁殖的單位有長江水產研究所等。但由於繁殖規模不大,很多技術難點尚未突破,人工繁殖情況不太樂觀。』劉煥章說。
中華鱘很早以前就被定性為極度瀕危動物。
『上世紀80年代,在珠江流域還能看到中華鱘,現在沒有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李新輝說,1996年2月,珠江流域發現中華鱘記錄,在珠江流域武宣二塘江段的河道整治炸礁中,一尾體重約250公斤的中華鱘被炸死,標本現存於廣西水產研究所;1997年7月,西江梧州漁民誤捕一尾體重約230公斤的中華鱘,後被放生;2002年5月,西江梧州漁民誤捕一尾體重約5公斤的中華鱘,最後也被放生。
2014年4月,李新輝所在研究所科研團隊使用EY60魚探儀探測到珠江流域梧州段長洲壩下游有疑似中華鱘回波信號。之後就再也沒有發現。
如何拯救中華鱘的現狀呢?『要加大人工繁殖規模,突破繁殖技術難點。』據劉煥章介紹,中華鱘性成熟晚,在每年秋季繁殖,繁殖過程中對環境要求特別苛刻,現在人工繁殖存在很多技術難點。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華鱘野外繁殖的次數不僅是在減少,甚至是將完全不在野外繁殖,帶來的嚴重後果是此物種可能『絕後』。
『為什麼現在不見中華鱘在野外繁殖呢,其中的原因現在還不知道。』他建議,應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對中華鱘在野生環境下,尤其是長江流域的棲息環境、成長行為做深入、詳細研究。『如果研究透徹,技術完善,對中華鱘的保護將具有突破性作用。』
前幾年,珠江肇慶段也試行放流中華鱘1000多尾,探尋中華鱘種群的恢復。可令人遺憾的是,因為涉及到經費等因素,目前暫沒有組織專門力量進行監測、回收數據。李新輝強調,必須加大力氣培養技術團隊,用項目帶動人纔隊伍建設,纔能有效支持生態文明建設。
『對長江流域捕撈的管控要加強。』劉煥章表示,保護中華鱘的最終目的是讓其能夠在野外生存、繁殖、成長。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