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自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來,經過中國共產黨堅持不懈的探索,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著豐富的內涵,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內涵;歷史地位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習近平同志作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的到來必將需要新思想理論的引領。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在科學總結和概括馬克思主義理論新成果的基礎上,正式將其命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中國共產黨十九大的一大重要理論成果,包含著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主要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把握:
一是新的歷史成就。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指出,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極不平凡』的五年。之所以不平凡,關鍵在於五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攻堅克難,『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辦成的大事』在開拓進取中迎難奮進,取得了新時代下新的『歷史性』成就。它包含著從經濟到政治、從社會到生態、從國內到國際等十個方面的內容,是全方位、開創性的。
二是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社會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即新時代。這『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民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新的歷史方位代表著中國前進方向的新變化。從縱向上看,新方位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時期;從橫向上看,新方位則代表著中國在舊矛盾解決,新矛盾生成的過程中,又有了新的目標、新的使命。
三是新的社會實踐。社會主要矛盾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社會歷史發展又離不開社會實踐的引導。新時代下,我國的歷史使命就是要將中國從大國變成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十九大報告指出,今天的中國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和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報告中指出實現『四個偉大』,即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要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激勵全體中華兒女凝聚力量,奮勇前進。
四是新的時代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嚴密的邏輯性、鮮明的時代性、深刻的理論性,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可以說,歷史新變革、矛盾新轉變、歷史新方位、時代新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實基礎和根本依據。
五是新的歷史征程。基於新的歷史方位,中國共產黨首次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在科學分析國內國外形勢基礎上,提出了『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即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把著力點聚焦到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上來。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再奮斗15年把中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強國。要動員一切力量,全身心的投入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社會實踐中去,全力解決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中存在的難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