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大學生被騙用花唄打『白條』 瞬間損失5萬元
2018-04-07 07:15:32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先買後付,甚至可以刷單返現,看似優惠多多,實則陷阱重重……』隨著互聯網消費的發展,以『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為代表的一批依托於網絡電商平臺提供的『先消費、後付款』新型支付服務方式,受到了年輕消費群體的歡迎,與之相關的新型犯罪也開始出現。

  近日,江蘇省淮安市檢察機關針對日益增多的互聯網消費信貸領域犯罪專題發布《互聯網消費信貸平臺風險評估報告》,提醒消費者特別是大學生消費群體注重保護個人信用賬戶信息,防止上當受騙。

  『刷單返現』被騙5.3萬

  小陳是江蘇淮安人,平時熱衷網絡購物,有時也會幫人刷『信用』賺點外快。2017年3月,小陳在微信平臺看到有個叫『誠信信息平臺曉曉』的微信號發布一條關於『刷單』的信息:『誠邀您來做刷單員,每單5-15元,電腦手機均可做,多勞多得,上不封頂,保底一天也能掙100多,月收入5千以上很輕松,當天做滿三個任務獎勵66.66元。』

  由於之前接觸過一些『刷單』生意,小陳主動聯系了對方。很快,一個名為『金牌客服——小琴』的微信加了她,並發來一個『刷單』鏈接。按照對方要求,小陳很快下單並給予好評。當天,在『金牌客服——小琴』指導下,她連續做了6單,順利得到了126元『報酬』。

  正當小陳准備休息一下時,『金牌客服』發來短信問其要不要繼續?由於自己支付寶餘額不多,估計做不來太多,小陳猶豫了。『你可以用「花唄」和「白條」支付,信用度好的可以申請到不少額度』,這幾乎相當於網絡消費信貸產品『空手套白狼』。

  經不住誘惑的小陳先後在數個網絡信用消費平臺注冊了用戶,並按照對方要求刷了10個『大單』,花費24000餘元。10個單子做完後,『金牌客服』忽然發來微信截圖,顯示小陳『刷單』超時,需要重新做單,為了拿到『報酬』,無奈之下小陳又重新刷了10個任務。

  正當小陳等待對方返現的消息時,忽然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黑』。意識到上當後,小陳第一時間報警。2017年12月,涉嫌詐騙的兩名嫌疑人易某、陳某被警方抓獲,並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犯罪頻現折射監管漏洞

  前不久,淮安市洪澤區人民檢察院也辦理了一起與互聯網消費信貸有關的案件。

  陶女士在與前同事聚會中,被對方以借手機用一下的名義,盜取了支付寶賬號信息,隨後被偷偷登錄至『螞蟻花唄』賬號,『借』走5000元。盡管案發後,涉嫌盜竊的吳某迫於壓力歸還了被盜資金,但是類似的犯罪卻折射出互聯網消費信貸領域的不規范。

  『不法分子利用市場監督主體和消費信貸平臺的監管漏洞,違規實施刷單套現、提額變現,甚至騙取用戶信息和信用額度實施信用卡詐騙犯罪。』此案承辦檢察官說。

  檢察官分析了此類犯罪的兩種典型手法:利用互聯網消費信貸產品虛假交易,非法『刷單套現』;通過木馬鏈接或其他手段竊取受害人征信賬戶,實施『冒名騙現』。

  由於互聯網消費信貸產品審批簡單,僅靠一個賬號或者一部手機就可以較為便捷地申請注冊,貸款手續也比較簡單,不僅具備傳統信用卡的大多數功能,還可以用更為靈活的方式實現購物消費,深受年輕消費群體特別是學生的喜歡。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費信貸平臺的監管漏洞,與網絡商家達成所謂『默契』,鼓勵年輕消費群體通過『先買後付再返』方式違規開展所謂『刷單』業務,幫網絡商家虛假提昇信用。此類『刷單』一般由操作者先在店內虛假購買物品,再借助『花唄』或『白條』付款,商家待交易完成後,將消費金額再返回刷單者的支付寶或微信賬號內,並給予對方1%至5%不等的『回報』。

責任編輯:孫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