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繼承英烈精神 共創美好未來
2018-04-06 11:59:11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光明日報評論員

  人民英雄紀念碑基座上,鑲嵌著8幅巨大的漢白玉革命歷史浮雕,鐫刻了從虎門銷煙直至解放戰爭時期,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而犧牲的人民英雄。這一紀念中國革命勝利的全景圖,氣勢恢宏、莊嚴肅穆,不僅凝聚了無數革命先烈的鐵骨精魂,而且更象征著中國人民不忘歷史、砥礪奮進的民族精神。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鑒,纔能避免重蹈覆轍。對歷史,我們要心懷敬畏、心懷良知。歷史無法改變,但未來可以塑造。』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有一股對英烈『污名化』的傾向,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沈渣泛起。有些人通過詆毀英雄烈士對史實進行所謂的『反思』和『解構』,這種對歷史是非、歷史內涵和歷史本質的虛造妄言,不僅偏離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更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然性的否定。

  唯有以史為鏡、以英烈為燈,方能明辨是非、照亮前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中國各個時期,湧現出了無數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矢志奮斗、無私奉獻、英勇犧牲的英雄,這些站在時代舞臺中央的群星,在歲月長河中光彩奪目。

  這是一份長長的名單:『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的秋瑾、『以天下人為念,為天下人謀永福』的林覺民、『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李大釗,『文明只待共產大同』的瞿秋白,『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的葉挺,『永遠做一個螺絲釘』的雷鋒,『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面前』的焦裕祿……他們以鮮血澆灌理想,用生命捍衛信仰,構築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而言,英雄是其歷史的重要體現,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來源,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隸之邦,一個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則是不可救藥的生物之群。』郁達夫因紀念魯迅而闡述的名言,至今仍值得深思。必須認識到,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英烈們從來都不曾脫離於人民,他們是民族精神的代表,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對英烈們的向往與追崇,是為了繼承和發揚民族精神、從歷史中汲取養分;反對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是為了樹立正確歷史觀,堅定信念穩步前行。

  謳歌英雄、尊崇英雄,是為了紀念,更是為了激勵今天的我們奮勇向前,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努力築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讓我們繼承英烈精神,共同書寫新的精彩華章。

  《光明日報》( 2018年04月06日01版)

責任編輯:孫宇
【專題】為了民族復興 英雄烈士譜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