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戰爭年代,
他們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拋灑熱血;
當硝煙散去,
他們為保萬家安寧,奉獻犧牲。
祭奠英烈,我們從未忘記
又到清明時,灑酒祭英烈。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清明的雨如約而至,讓突來的高溫回歸到凜冽。走在烈士陵園,平日裡少有人的小路,也因著祭掃的人群變得擁擠。
思緒萬千,一塊塊墓碑下,我不知道他的姓名,我卻知道他為國犧牲。明明不認得,我卻叫得出他們的名字——中國軍人。

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裡啊,都有一個最柔軟的地方
那年,黃海硝煙漫天。致遠艦全速衝向敵艦,卻滿懷憤懣、沈入海底。南昌城頭,一聲槍響,多少仁人志士前僕後繼,用信仰點亮星火;漫漫長征路,一座座雪山上倒下年輕的戰士;盧溝橋畔,多少年輕生命倒在血泊之中,染紅黃土地……崢嶸險峻的狼牙山裡,實力懸殊的戰斗中,五位英雄與敵人殊死搏斗,彈盡糧絕後跳下山崖;抗美援朝,在一場叫做『上甘嶺』的慘烈戰斗,無情地把許多年輕戰士的生命定格他鄉。經歷過幾十場戰斗,歸來的戰士少了些熟悉的面龐,多了些沈默的老兵。數萬將士,烈骨忠魂埋他鄉,成了最不可言說的痛。那段時光,被封鎖在歲月,封鎖在戰火硝煙的記憶裡,那一段歷史沈甸甸……
勇敢的孩子都去天涯。你說不用害怕,你說很快回家,這次回來了,卻蓋著國旗啊。
2018年3月28日,第五批志願軍20具遺骸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魂歸故裡!走時高大的青年,歸來時卻藏身於小小的紅木棺槨中,讓人心疼,雙眼無數次被淚水浸濕。走時還是有名有姓的戰士,歸來卻是無名無姓的遺骸,家人早已不知失散在何處。自2014年3月起,每年清明節前夕,一批批烈士忠骨歸國,被帶回的不只是他們的遺骸,還有他們不滅的精神和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那段歷史我們再熟悉不過,那段60多年的回家故事,每一次的講述仍讓人淚流滿面。
英雄烈士的事跡令人震撼,英雄先烈的不朽精神催人上進。黃繼光、邱少雲、毛岸英的事跡,我們講了一代又一代,那些『撕心裂肺的軍號聲』『尖利刺耳的哨子聲』,響起了一年又一年。那奮勇拼殺、排山倒海之勢,那除去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志願軍精神,被稱為『謎一樣的東方精神』。
清明至,哀思湧。一篇又一篇的祭奠文章,講述著知道或不知道的英烈故事,讓心中藏了許久的情感,噴薄而出。
幸好,你還記得。原來,我們都沒有忘記
鴉片戰爭撬開中國大門,命運多舛的中國受盡屈辱、嘗盡苦澀。從甲午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頑強奮斗、浴血奮斗,從此站立起來。
閉目凝思,耳畔邊仿佛回響起戰火硝煙的年代,曾經的神州大地山河破碎、風雨裡飄搖,救亡圖存的青年學生為中國的存亡四處奔走,英勇的戰士們無所畏懼,殺敵向前。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還?』據不完全統計,自革命戰爭年代以來,先後有2000萬名烈士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奉獻出寶貴的生命,其中大多數人沒有留下姓名。英雄雖然倒下了,但他們衝鋒向前的精神一直都在,他們用生命留下一座座不朽的豐碑。這精神一直延續在中國人的血脈中。

清明節,不只是追憶逝去的親人,也是緬懷為民族獨立解放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的節日。祭奠英烈,我們從未忘記。
回望走過的路途,英雄們面對困難從未有過退縮,面對危險從未想過放棄,用鮮血換來如今國泰民安的中國。
祭奠,是因為尊崇英雄。
尊崇,是為了銘記歷史。
銘記,是為了更好傳承。
一個國家的發展必然離不開先輩的付出,忘記英雄就是背叛歷史,忘記歷史就是背叛國家。時代發展,即使遠離戰爭,英雄的精神更需要傳承。生於懮患,死於安樂,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當你騎著共享單車行走在大街小巷時,是否想到或許這就是英雄們戰斗的地方?當你乘坐汽車、高鐵、飛機游覽各地,是否想到要去烈士陵園走一走,感受那些年的歲月?
豐碑無言,史海鉤沈,忠魂不泯,浩氣長存。我們不會忘記,祖國更不會忘記。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