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專家談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
2018-04-05 13:30:13 來源:中新網  作者:夏賓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社北京4月4日電(記者夏賓) 中美貿易摩擦仍在繼續。4日,中國對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予以反制,宣布擬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等商品加征25%關稅。

  針對中美貿易摩擦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經濟的問題,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告訴中新社記者,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影響相對有限。

  他指出,首先,貿易摩擦對經濟的長期影響要小於對金融市場的短期衝擊;其次,中美之間存在『大而不能倒』的相互依存性,此次貿易摩擦不會失控,兩國博弈將最終收斂於雙向妥協,新時代不會有『新冷戰』;第三,中國將堅持『以我為主』的應對策略,短期反制措施和長期實力補強均具有充裕的政策空間。

  星石投資合伙人、首席策略師劉可則表示,目前中國對美出口量佔中國向全球出口總量的19%,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約佔40%,中國是全球貿易中間產品出口商,這意味著即使美國單方面向中國加征關稅,中國可通過與其他國家增加貿易合作進行對衝。

  劉可稱,根據相關研究及星石投資測算,美國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征稅25%對中國經濟增速的影響可控,考慮到需求的價格彈性,具體的影響可能比預期的還要低。

  貿易形勢與一國的國際收支有著密切關系,中美貿易摩擦是否將影響中國的國際收支?

  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看來,迄今為止,中美貿易摩擦大都還只是常規戰、輿論戰、心理戰,對中國國際收支主要是心理影響,基本沒有產生實質性衝擊。

  管濤指出,從中長期看,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並不取決於中美貿易摩擦。具體來說,經常項目收支受到國內投資儲蓄關系、人口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跨境資本流動受到國內市場前景、營商環境、產權保護等因素影響。

  『中國是一個大型開放經濟體,具有較大的市場和政策回旋餘地,較強的抗風險能力。』管濤表示,中國應對中美貿易摩擦,防范國際收支風險,關鍵是做好自己的事,推動經濟轉型昇級,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未來,中美貿易摩擦將逐步昇級還是走向和談?劉可認為,從中美貿易摩擦的歷史經驗來看,歷次301調查都會公布相應的懲罰措施,但最後都以中美協商談判解決。(完)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