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緬懷英烈,是為了更好地在新時代砥礪前行
2018-04-05 12:21:52 來源:民政部政務微信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銘記·2018清明祭英烈』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側記

  青山蕩浩氣,花開祭英靈。清明時節,『銘記·2018清明祭英烈』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正在華夏大地如火如荼興起,同時海外祭奠中國烈士的活動也在蓬勃展開。這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兩會精神』的重要舉措。

  滄桑歲月,歷史長河。每每回望戰爭年代,無數英烈和他們所承載的豐功業績,總能深深地觸動著我們。利用『中華英烈網』平臺開展的『銘記·2018清明祭英烈』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正是為了銘記革命先烈所做出的不朽功績,也是為了牢記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活動從籌劃到部署、從組織到展開,無不凝聚著對英烈的崇高景仰和敬重。

  活動的開展,充分整合了新媒體、新技術和社會資源,在『中華英烈網』上開辦了主版塊『銘記英烈·不忘初心』,同時還設置了『緬懷英烈·砥礪前行』、『傳承精神·凝心鑄魂』、『文明祭掃·慎終追遠』和『網上祭掃·樹立新風』四個子欄目。內容上,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褒揚英烈一系列重要論述為主題主線,以宣傳即將出臺的《英雄烈士保護法》為重要抓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方法上,著力推動線上宣傳與線下活動相結合,采取集成化、板塊化、多樣化的模式推進;目的上,積極引導人民群眾走進烈士陵園、走進紀念聖地、走進戰場遺址,在祭掃和參觀中不斷增強傳承英烈志、共鑄民族魂的使命感和榮譽感。截至目前,網上更新和豐富信息資料140萬餘字,圖片7300多張,感言體會、評論及寄語約8萬篇(條),形成了覆蓋廣、聲勢大、效果好的宣傳教育格局。

  桃花紅雨祭英雄,碧海丹霞志士心。在宣傳教育活動中,尊崇英烈、學習英烈、守護英烈已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參與活動的,既有年逾古稀的老紅軍、老八路、老將軍和老英雄,也有乾部群眾、部隊官兵和青少年學生。他們憶傳統、講故事,談體會、議責任,獻鮮花、寄哀思,充分抒發愛黨愛國的真摯情懷。

  圖為部分市縣開展祭掃活動

  忠魂歸故裡,舉國共懷念。圍繞第五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安葬作為主題宣傳,是這次教育活動的重點。緊緊抓住交接、迎歸、安葬三環節,從歷史背景、戰爭性質、烈士功績、現實意義等方面,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利用網絡和微信等新媒體廣泛傳播、實時互動,把活動搞得生動紮實、富有成效。連日來,有關報道的瀏覽量達上億次,讓民眾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許多網友感慨道:『英雄回家,帶來的不只是他們的遺骨,還有他們不滅的精神,以及那段難以忘卻的歷史』。

  追憶和緬懷英烈,是靈魂的震撼和思想的洗禮。全國各地和海外把網上的宣傳教育,延展到有聲有色的實地祭掃。他們組織廣大民眾邁進烈士陵園,漫步在陳列場所,肅立在紀念碑前,開展祭奠、瞻仰、宣誓等活動,使大家感受和聆聽英烈可歌可泣的生動事跡。

  上海市徐匯區在龍華烈士陵園開展了未成年人『英魂不朽、精神永駐』教育活動。浙江、天津部分縣市組織中小學生,采取朗誦詩歌、講英雄故事和參觀見學等形式,並組織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做新時代共產主義接班人。

  圖為中小學生『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活動

  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館、北京市抗日戰爭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等,在展館序廳裡擺放了獻花臺,並啟動了一系列專題講座,幫助群眾從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上明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道理。

  在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一朵朵手工折成的小白花簇擁長滿青草的墓冢上。它們來自一群群戴著紅領巾的青少年,還有一隊隊神情肅穆的中年人和幾位白發蒼蒼的老人。60多年來,紅岩英烈的英勇事跡,感動和鼓舞著無數群眾。

  圖為青少年學生敬獻鮮花

  湖南長沙的岳麓山上,保存有大量的辛亥革命先烈及抗日陣亡將士墓葬,他們組織了『春暖花開時,銘記?2018清明祭英烈』大型祭掃活動,集體向英烈敬獻花籃並默哀,激勵人們不忘國恥、奮發圖強。

  青海、江蘇、河北、河南、陝西、海南等省份,也都在當地烈士陵園舉行了以『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既轟轟烈烈,又生動紮實。

  4月5日,由民政部、外交部、財政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等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褒揚工作代表團專程赴朝,將到平壤牡丹峰區中朝友誼塔舉行公祭儀式,讓志願軍烈士的不朽功勛和用鮮血凝成的中朝人民國際主義友誼,在這片興盛的疆土上萬古長青。4月6日,中朝雙方還將隆重舉行江東、順安志願軍烈士陵園修繕工程開工儀式。

  圖為老撾等境外實地祭掃活動

  清明念故人,萬裡祭忠魂。中國駐越南、老撾、柬埔寨、菲律賓、贊比亞、坦桑尼亞等國使領館、中資機構、華僑華人和留學生代表,先後到中國烈士陵園舉行祭掃活動。

  歷史定格,烈士長眠。通過紮實有效的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厚植英雄文化,讓英烈精神永放光芒,薪火相傳。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為了民族復興 英雄烈士譜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