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采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央視網消息:個頭不高,皮膚黝黑,圓圓的臉上,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說起話來不緊不慢,透露著沈穩和自信。這是鄧遠平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他19歲參加工作,25歲轉崗成為采氣工,36歲當上技師,44歲被聘為西南油氣田采氣首席技師。從一名懵懂少年到多能專家,從聽別人分析處理疑難問題到自己組織搶險解決難題,從懷惴著『我為祖國獻石油』夢想的『油二代』到培養青年有志采氣人的導師,他有著對采氣事業最深沈的愛。

鄧遠平工作照
二十多年前,鄧遠平還是一名普通的鑽井工。在那個冬天,鑽探新場氣田的一口井時,發生了嚴重的井噴事故,噴射高度40多米,超過了鑽塔。鑽探隊立刻組織了8個人的『敢死隊』進入井口,搶換控制閥門組,鄧遠平就是其中之一。
搶險時,井口噴出的泥漿糊滿一身,足有一指厚。眼睛進了泥漿看不見了,鄧遠平摸著鑽機的塔腿出來,讓同事用水衝洗乾淨後又再次入井搶救。突然現場發出『砰』的一聲巨響,鄧遠平清楚地知道,那是同事手裡的工具撞到了塔腿。這裡可是天燃氣井口,碰撞出的一丁點火星就能將一切變為灰燼。
他想著,『完了!』幸虧現場泥漿太厚,撞擊並沒有產生火花。所有人『撿』了一條性命。經過近3個小時的『戰斗』,搶裝完成,井噴得以控制。
參加工作30年,好學是同事們對鄧遠平最多的評價。他曾經拜采氣工人康忠林為師。康老工作嚴謹、細致,每一個細節,每一步操作,都嚴格要求。康老還有個習慣,無論走到哪,都隨身帶著個小挎包,放些像壓力表的密封墊、螺栓、螺帽等易損配件。鄧遠平回憶,就在他轉為采氣工的第二年,所在油井出現了水套加熱爐燃燒不正常的問題,油井中的工人都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當時康忠林也在現場。只見他檢查完故障的油井後,從小挎包中拿出了相應零件,很快就修好了機器。從這以後,只要外出工作時鄧遠平也會在背包中帶上常用配件,以備不時之需。
拇指1公分、1拳頭10公分、一?20公分……鄧遠平不用工具,眼睛一看,手一摸,就知道零件的尺寸。長時間與井站流程和設備零件打交道,采氣生產的各型設備型號、功能他都了如指掌。

一次,某氣井發生采油樹刺漏險情,鄧遠平被派到現場參與搶險任務。當時在這口刺漏的氣井內,水已經沒過小腿,鄧遠平無法用眼鏡觀察險情,只能利用自己的技術和經驗,用手摸出了氣井刺漏的閥門型號、扣型,上井後立刻制定搶險方案,組織人員一起搶修。僅用了5分鍾就排除了險情,保證了井口安全。
『把手裡的活兒、該做的東西,做到極致,做到最好。』這是鄧遠平用了半輩子詮釋的工匠精神,『工匠並不是一個難以企及的境界,而是立足崗位。』
2012年,西南油氣分公司技能人纔工作室成立,鄧遠平被聘為主任,組建了33人的骨乾團隊。他先後帶出100餘名徒弟,其中1人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稱號,1人成為西南石油局技術專家。為川西采氣事業能夠發展的更好,培養一代又一代的采氣新人。
長期工作在天然氣采氣一線,鄧遠平先後研制出技術創新近60項,其中14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