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構建科學化社會化市場化人纔評價機制
2018-03-29 11:10:43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孫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人纔評價制度改革意見的出臺,我國人纔評價制度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必將對推動我國各類專業人纔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人纔評價涉及評價主體、評價標准和評價途徑等,也就是由誰來評、評什麼以及如何評等問題。一系列改革意見對人纔評價機制的改進和創新,其實質是要使人纔評價制度更加符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更加符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使人纔評價更加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科技創新規律和人纔成長規律。

  人纔評價本身具有實踐性內涵

  什麼是人纔,不能僅看學歷、資歷和論文,對人纔的選擇和認定要把握相對性、實踐性和動態性的觀點。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社會職業、專業門類快速增多。當前,說起人纔特別是專業技術人纔概念時,離不開一定的具體問題和語境。在特定領域內是專業人纔,換一個領域不一定是人纔;彼時是人纔,此時和未來不一定是人纔。從內部來講,人纔本身其價值、作用的發揮有生命周期,比如發展期、成熟期、衰弱期;從外部來講,即使同類人纔亦有其差別化的比較優勢。因此,何謂人纔,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堅持動態變化的觀點,以實踐作為其檢驗的依據。

  所以,人纔評價應該堅持實踐導向、問題導向、專業導向,堅持『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基本路線。而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有助於建立人纔使用、評價、成長的開放性環境,並可以通過社會認可機制,借助於市場價格杠杆,以市場主體和專業主體自由選擇的方式構建人纔評價標准,評判人纔品質,引導人纔發展,調整人纔錯位,優化人纔配置。『將人纔評價視為一種權力』,用單一的、統一的標准『框定』人纔,用行政化的方式『指定』人纔,用『單位化』的方式捆綁人纔,實際上是蔑視市場機制,阻礙自由競爭,也不符合人纔成長規律,這樣『評』出的人纔必然不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導致『用的評不上,評的用不上』『評在此岸、纔在彼岸』的脫節現象,與我國人纔優先發展的戰略目標背道而馳。

  因此,我們要從過去以『簡單管理』『統一管理』『方便管理』的政策制定規制方式,過渡到『分類施策』和有利於人纔長遠發展的市場機制建設上來。在職稱評價中,強化市場作用,強化行業作用,強化用人單位的作用,有力提昇我國人纔隊伍的素質和能力,推動建立我國人纔競爭比較優勢。

  專業人纔職稱評價要聯系專業人纔生態

  專業技術人纔一般分布在各個行業、職業、專業領域中。不同人纔個體,在其專業領域內都會佔據一個『生態位』,這個『生態位』對應著一個專業共同體生態系統中的具體位置和能級。專業人纔在專業、行業中所處的『生態位』由人纔自身的能力、價值、專業化水平等多種專業化因素所決定。由於人纔是不斷發展的,所以人纔個體所佔據的『生態位』也處於動態變化之中,僅在一定時間內具有相對穩定性。對專業人纔的評價,首先是確定人纔在某一專業領域中處於何種『生態位』,即通過一定甄別手段挖掘、評估人纔的價值、能力、能級和影響力,同時,也評價其『生態位』的活躍程度和發展潛能。在一個科學領域的人纔生態中,學術大師,如諾貝爾獎獲得者居於頂層;而初出茅廬,剛入職場的新手可能居於底層。但隨著人纔的成長發展,其『生態位』也會不斷變動。對一名專業技術人纔來講,其專業化程度不斷提昇的過程也是其『生態位』不斷提昇的過程。

  因此,要得到真正能夠反映客觀實際的人纔評價結論,只有通過專業共同體、市場共同體的『行內認可』纔能講得清楚。調研發現,實踐中,在一個具體的、較成熟的學科內,人纔評價標准已不是問題,關鍵在於評價主體應該是一定領域內的專家。『領域專家』心裡都裝著一張『人纔生態地圖』,他們對其專業領域的人纔生態有更加全面、深刻、清晰的認知。當前,關於專業人纔評價的現狀是:行內知道,行外不知道;下面知道,上面不知道;一線知道,領導不知道;用的纔知道,不用不知道。所以,對不同領域的人纔評價和職稱評價,只有通過真正的『同行評議』或市場反饋的『用戶評價』纔能說得清楚。因此,讓『行內評人纔』『人纔評人纔』『市場評人纔』是人纔評價、職稱評價的核心要義。

  人纔評價標准本身因時而變、因勢而變

  人纔發展不是標准化的,不是定制式的,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人纔評價標准有所不同;在不同形勢(條件)、不同時間(時期)、不同空間(地區)背景下,對人纔的評價標准更會有所差異。標准是分層、分類、多樣的:有國際、國家、地區標准,有產業、行業、企業標准,也有系統、部門、機構標准。一級標准的門限值可能是另一級標准的最高點。因此,標准要到產業、行業、學科、領域中去發現,將它交給科學共同體、專業共同體和業內人士去形成,並且要健全動態調整機制,否則就會像『站在岸邊學游泳』一樣,理論和實踐相脫節,目的和手段相脫節。

  人纔評價評什麼?其最關鍵的還是專業化水平。好教授、好醫生、好工程師,這裡的『好』的含義,就是指專業化。專業化本身是有標准的,不僅包括知識技能、業績水平,也包括具體的專業道德。所以,人纔評價和職稱評價應采取分層分類的思路,不同行業、領域、條件和狀態下,會有不同的專業化評判,其中的標准應來自行業、市場和社會,其中體現著市場化和社會化力量的驅動。

  在人纔評價上,政府的職能是健全同行評價機制,提供人纔發展政策導向,而不是制定具體評價標准,主導人纔評價過程。如果政府給出的人纔標准不專業,那麼評出的人纔也難以被科學共同體、專業共同體,被社會部門和市場主體所接受。當前按照現行機制評出的『高級工程師』職稱,難以獲得產業企業廣泛承認,就是這類問題的集中反映。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部門應遵循市場法則,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將精力投入到引入多源評價的開放式環境制度建設上來,讓人纔在乾事創業和價值創造中脫穎而出、優勝劣汰。同時,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類社會專業組織的作用,承擔制定評價標准、設計評價內容、開展專業水平評價、指導人纔職業發展的職責。政府職能則定位於規則制定、分類授權、宏觀監管,不斷推動職稱評價的社會化、市場化、科學化。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