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采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東方網記者袁猛3月28日報道:『一發火工品就是一枚火箭、一艘飛船』,在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術有限公司形成了這樣的一種質量理念。航天火工品,質量要求十分嚴格。楊尹渝,從事裝配鉗工37年,踐行和發展了『共好管理法』,嚴把工作質量關,提倡創新,多次承擔國家難度較大科研任務。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從探月工程到深空探測,楊尹渝以『匠人精神』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圖片說明:楊尹渝在講述自己37年從事裝配鉗工工作的經歷
『要麼不乾,乾就要乾到最好』
楊尹渝,從1981年到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術有限公司204車間裝配鉗工班工作至今,37年的時光都奉獻給了裝配鉗工這項事業。當楊尹渝抬手介紹產品時,很多人都注意到其右手缺失的中指。『1981年進入企業從事裝配鉗工工作不到三個月,由於缺乏經驗,手指在工作中出現了傷殘。』楊尹渝介紹:『2004年之前,由於沒有科學正規的管理方法,從事鉗工尤其是衝壓作業的員工,無論老少,手指基本上都有殘缺。』
『要麼不乾,乾就要乾到最好』,出生於航天家庭的楊尹渝立志成為一名技藝高超的技術工人。斷指後,楊尹渝並沒有放棄這份工作,而是陷入思考,如何纔能預防和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呢?
楊尹渝除了自學鉗工的基本理論知識外,還在工作實踐中刻苦鑽研技術,向有經驗的老員工學習,在工廠各類產品的鉗工加工技術和工裝、模具的改進上取得了多項突出的創新成果。
『共好管理法』:大家好纔是真的好
楊尹渝在自己三十多年的實際操作和班組管理實踐中,逐步總結和摸索出一套管理方法——『共好管理法』。在運用這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後,連續5年安全傷人事故為0,特別是衝壓作業保持0傷害記錄。

圖片說明:楊尹渝踐行和發展了『共好管理法』
所謂『共好管理法』,按照楊尹渝的說法就是要做到『人-人際關系-團隊精神』的高度和諧統一,使『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共好』理念成為團隊的核心文化。核心思想就是自己先做好,然後幫助他人做好,最好達到人人都好。
楊尹渝班組『共好管理法』有效提昇員工質量意識,2004年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術有限公司還以他的名字命名『楊尹渝班組』。楊尹渝根據航天火工品對質量、進度、成本等各方面的要求,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班組精細化管理制度。據楊尹渝介紹,班組對於產品質量嚴格把關,根據不同的指標,班組成員達標則用綠色牌標記,不達標用紅色牌標記,如果成員一項不達標,則班組長也將不達標。
據了解,在使用『共好管理法』後,該班組連續5年產品質量報廢保持在百萬分之十以內,連續5年質量批次性為0,每年有100多萬個零件加工量。除此之外,班組成員人數減少,效率和質量卻不斷在提高。
另外,班組還提倡『允許失敗,鼓勵創新』的理念,鼓勵員工大膽嘗試,對產品質量不斷提昇和改進。僅2014年,班組創新項目就達到50餘項,這些創新成果為企業節約資金50萬元以上,班組很多創新項目都達到甚至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注重傳承『匠人精神』,農民工也能成高級技師

圖片說明:楊尹渝和班組成員在一起
除了高學歷技工,在『楊尹渝班組』還有兩位技工身份比較特殊。一個外號叫『超人』的黃祖銀,還有一個外號叫『達人』的陳大志,曾經都是農民工,初中文化程度。如今這兩位也成為了裝配鉗工中的佼佼者。楊尹渝介紹:『他們兩個之所以有這些外號就是因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他們很好體現了「匠人精神」。』
『在2002年進入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術有限公司前,都是自己接一些活乾,收入不高,也學不到太多東西,』黃祖銀告訴東方網記者:『進來後,自己的技能不斷在提昇,收入也增加了很多,能為國家做事,也感覺很光榮。』除此之外,楊尹渝還把裝配鉗工的一些『絕活』傳授給了他們。
『有一次自己出差在外,廠裡臨時接到一個緊急任務,由於沒有自己掌握的所謂「絕活」,團隊連續奮戰好幾晚上都沒有攻克難關』。楊尹渝意識到,必須要把這種技術傳授下去,也要把『匠人精神』傳遞下去,現在的『楊尹渝班組』技術在不斷傳承和發展。
在楊尹渝眼中,『匠人精神』就是要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把航天精神傳承下去,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傳承下去。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