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武大櫻花背後意想不到的故事
2018-03-26 16:49: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武大櫻花背後意想不到的故事

  80年前,一對跨國夫婦曾捨身守護武漢大學

  湯商皜、鈴木光子與兩個孩子的合影

  近日,一篇《看花已是兩眼淚——武漢大學櫻花背後的不可思議的故事》在微信朋友圈盛傳。時值武大櫻花盛放,這段記載了80年前武大建築如何得到保護、日本櫻花如何來到武大的故事,感動無數人,迅速成為10萬+的微信爆款文章。

  24日,本報記者采訪了這篇微信文章的作者胡瀟,聽他講述1938年武漢大學青年教師湯商皜和日本妻子鈴木光子捨身護校的感人故事。

  為護武大校園舌戰日軍隊長

  1938年4月,武漢大學西遷四川樂山前,校長王星拱和經濟系主任楊端六教授考慮到青年教師湯商皜曾留學日本,其妻鈴木光子又是日本人,便懇請他留守武漢,保護學校。與湯商皜同時留下的,還有學校總務處3人、秘書組1人。

  1938年10月底,武漢淪陷,武漢大學被日軍侵佔。武大校園內駐紮著一個日軍聯隊,聯隊長是荒原大佐。不久,湯商皜在妻子鈴木光子的多方聯絡幫助下,冒著風險,經過重重關卡,得以從漢口前往珞珈山巡視校園。然而在校園內的沿途所見卻令他痛心疾首:武大郵局成了馬廄,黎元洪體育館成了日軍俱樂部。

  在日本憲兵的帶領下,湯商皜在學校面見了荒原。湯商皜發揮辯纔,舌戰荒原,希望他將駐紮在校園內的千餘名日軍調往城外,以便保留學校原貌。荒原最終答應了這一要求。

  幾個月以後,湯商皜聽說珞珈山的日本駐軍換防了,於是又帶著妻子等人去武大校園巡視。他看到,這支日本部隊的規模比之前的小了很多,校園成為了後勤基地。教室門口還用日文的字樣貼有『不能騷擾』。

  曾力勸日軍少將同時栽種梅花

  這次接待湯商皜一行的是高橋少將,他答應會盡力保護武大。在談話之中,高橋談到武大和日本箱根同屬風景優美的文化區域,並對湯商皜說:『值此春光明媚,尚欠花木點綴,可自日本運來櫻花栽植於此,以增情調。』

  因為櫻花是日本國花,梅花纔是當時的中國國花,湯商皜機智應答:『可同時栽種梅花,因為中國人甚愛梅也!』然而,高橋最終卻以『櫻苗易得,梅種難求』為由婉拒。

  此後,湯商皜與妻子一直留守武漢,每隔幾個月都要去武大看看。因為學校給他們下發的留守經費已經用完,夫妻兩人只好靠開小賣部艱難維持生存。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湯商皜去了臺灣,而妻子作為日僑則被遣返回日本。失去了丈夫、孩子的鈴木光子回到日本東京後不到一年就懮郁而終,年僅三十四歲。

  胡瀟透露,作為武大子弟,他一直對1938年日軍佔領武漢後,為何下令保護黃鶴樓和武大,櫻花又是如何來到武大這一段歷史充滿好奇。在多方探究後,他於2015年寫完了這篇文章。此後每到櫻花季,他都會在網絡上托朋友發布一次這個感人故事。

  三代人接力,往事浮出水面

  1985年,旅居美國的湯商皜重新回到闊別40年的武漢大學,此時他已是72歲的老人。也正是這次回校參觀,讓塵封已久的那些武大往事浮出水面。

  本報記者日前輾轉找到了時任武大校史研究室主任的劉以剛,他當年曾參加了湯商皜的接待工作。劉以剛透露,當時他私下向湯商皜的同班同學、著名經濟學家張培剛提出,想請湯商皜談談武大校園內櫻花樹的來歷。然而因為自己的慘痛人生經歷,面對同學的詢問,湯商皜也並未作答。後來,劉以剛又兩次對湯商皜之子湯原華進行了商請,最終纔說服他父親寫一寫當年留守珞珈的護校往事。

  不久後,湯商皜從美國寄來《1985年回國重游珞珈母校武大憶往感懷記》一文。1991年,此文刊發於武大《校友通訊》,武大櫻花樹種植的時間、武大人留守護校的故事得以第一次公示於天下。2014年,擔任刊物編委的皮公亮將自己保存多年的《校友通訊》全部轉贈給熱愛歷史的胡瀟,纔使這個感人的護校故事為更多人所知。

  胡瀟在整理史料的過程中發現,當年約十名武大護校人員,有3人遇害,其餘人至今下落不明,最終只有湯商皜一人真正完成護校任務,並回到武大報告了留守經過。(記者 周滿珍)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