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花式推銷強買強賣 理發店消費陷阱讓人防不勝防
2018-03-22 09:58:45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店員游說追加各種消費辦理會員卡美發店老板自揭推銷套路

  理發店強制消費陷阱讓人防不勝防

  □本報記者趙麗

  □本報實習生靳雪林

  理發,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不過,不少消費者抱怨,理發時免不了被服務生『轟炸』式推銷各種項目和產品,付錢時又少不得被游說辦張會員卡,簡簡單單的理發有時候卻是套路滿滿。

  理發市場真的如一些消費者投訴的那樣,滿是陷阱嗎?《法制日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節日性漲價』現象普遍

  3月18日,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民間素有在這一天理發的傳統民俗。

  當天中午,盡管到了吃飯時間,但在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上的一家理發店內,4名理發師依然在忙碌著,沙發上還坐著3名等候理發的顧客。

  『二月二,龍抬頭。按習俗,這一天要理發。』正在等候理發的市民劉先生笑著說,按傳統說法,春節前理發辭舊迎新,正月裡理發不吉利,農歷二月二理發是『剃龍頭』。

  劉先生告訴記者,相較於農歷二月初二這天理發,春節前理發的人更多。不過,『二月二』這天理發的收費還算合理,春節前理發的價錢說漲就漲。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消費者在理發時都遭遇過『節日性漲價』,而且大都只能選擇無奈接受。

  今年春節前,家住北京市豐臺區馬家堡地區的李明,到小區裡經常去的一家理發店剪發。見老顧客來了,老板熱情接待。理完發,李明像往常一樣掏出15元遞給對方,沒想到對方將錢退了回來,告知李明,『要過年了,理發漲到了25元』。

  盡管心裡不舒服,李明還是給了對方25元。他覺得對方應該在理發前就告訴他漲價的事情,這樣他可以有重新選擇的機會。

  遇到類似情況的還有趙玲。1月31日,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左家莊地區的趙玲習慣性地來到家附近一家美容美發店,店員告訴她,店裡漲價了。

  『平時女士理發60元,現在一下漲到了80元,染發的價格也漲了。』盡管對此價格不滿意,趙玲仍然在這家店做了美發。

  記者走訪調查發現,『節日性漲價』的現象很普遍。

  『每年都這樣,而且大家都在漲價。』一家理發店老板說,不少理發店平時客流量不多,春節前是理發行業全年客流量最大的時候,這段時間成了增收的重要時期。

  一名業內人士透露,美發行業的旺季是從9月中旬到年底,這段時間大多是盈利的,春節到元宵節是小旺季,這時候很多回家過年的員工還沒返崗,依舊是需求大於供應。過了元宵節,整個行業都處於淡季,會持續到五六月份,大多店會出現持續虧損或持平,春節前的收入甚至佔到全年收入的40%,需求大於供應,必然漲價。

  層層推銷忽悠顧客辦卡

  據北京工商12315熱線介紹,去年春節前,美發服務就成為投訴熱點。

  北京的12315、96315兩條熱線接到的美發服務類投訴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安全問題,因美發設備老化損壞、美發產品質量不合格給消費者造成人身傷害;

  質量問題,因美發師操作不規范,導致染發、燙發後達不到預期效果;

  預付費糾紛,經營者因經營不善關店、轉讓或惡意卷款逃逸,導致消費者無法繼續接受服務。

  去年年初,19歲的北京市民李潔跟媽媽一起去理發,辦了一張3000元的會員卡,剛過半年,那家理發店就關門了。

  『卡裡還有700多元沒花,店面撤了沒人管售後的事情,根本找不到人退錢。』李潔說。

  『到理發店被游說追加各種消費、辦會員卡是最常見的情況。』26歲的某高校研究生雷蔚對記者說,『我閨蜜去學校旁的理發店,本來就想簡單剪個發,可理發師說她發質不好,得保養,一番游說後最終加了幾個消費項,還辦了卡,買了營養液,消費將近1000元。』

  那麼,這些所謂的『坑』到底是怎麼來的?

  『現在理發可以說是層層套路,單次理發貴得離譜,然後忽悠你辦會員卡,這是第一層套路。』在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上經營美發店的孫輝(化名)對記者說。

  據孫輝介紹,理發店店員說服顧客辦理會員卡後,店員會向顧客推銷購買折扣服務,這是第二層套路。然後,店員開始評價顧客的發型、發質,推銷洗發水、燙發藥水、?喱水、生發劑、彈力素,這是第三層套路。接著,店員問顧客的家庭、工作、是否辛苦,開始推銷按摩保健服務,這是第四層套路。這還不算完,店員會根據顧客的想法推薦美發設計套餐,對接顧客的都是理發領班、總裁等高端美發師,價格自然高出5倍、10倍,這是第五層套路。『最後,最大的套路是所有理發店天天搞店慶,日日搞活動,發傳單,每天都很喜慶』。

  北京市民梁媛苑就被這些套路套了進去。

  今年1月底,梁媛苑本來只是想去理發店把頭發剪短,卻被店員推銷了一款288元就可以起到排毒生發功效的產品,她覺得價格還能接受,於是就答應了。沒成想在洗完頭之後,店員說她有輕微脫發,治療要使用多個產品,如果按療程付錢更劃算。在店員的連哄帶騙下,她稀裡糊涂地答應了,並直接微信轉賬給店員。

  『付款後,和我同去的朋友發現這家理發店提供的產品是「三無」產品。』梁媛苑說,她要求退款,但店員堅決不退,而且態度十分惡劣。

  花式推銷涉嫌強買強賣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推銷各種產品和項目,不少理發店還會忽悠消費者辦卡。

  理發店為何熱衷辦卡?

  孫輝解釋說:『這是一種潛規則。有些老板會拿著現金快速擴張,比如一個老板投資50萬元開一家店,等辦完50萬元的卡之後繼續開第二家……以此類推,在短時間內資本擴大,但是幾乎不付出什麼代價。更有甚者,卷了現金就跑路、轉讓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記者調查發現,即使發現辦卡後可能涉及被忽悠甚至被騙,但多數消費者往往選擇『忍氣吞聲』。

  『雖然卡上有電話,但是打不通。去找相關部門舉報,還得搭進去自己的時間精力,為了幾百元不值得。』李潔對記者說,現在很多消費者抱著『差不多得了』的心理,即便後悔辦了高額會員卡也多是自己想辦法『消化』,『比如同學間互相借用或低價轉讓出售等,一般不會去理發店退卡,而且理發店也不願意退卡』。

  作為消費者中的少數,在遭遇理發店店員拒絕退款後,梁媛苑選擇了向律師諮詢,但結果也不盡如人意。

  『律師向我分析說,對方在收取高額費用的同時,並沒有介紹所推薦產品的詳細內容,也沒有提供任何承諾。』梁媛苑說,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按理說,只要是沒有消費的項目,理發店應該退還費用。如果使用的產品根本沒有宣傳的效果,商家還涉嫌欺詐』。

  不過,『在交易中,理發店一沒有提供價格表,二沒有提供收據或者發票,三是通過微信轉賬,這給我的維權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梁媛苑說。

  『理發店這些「強買強賣」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中國消費者協會原副秘書長武高漢說,理發店主要存在三種違規或違法情況,『首先,廣告宣傳是經營者的自由,但看不看廣告、信不信廣告是消費者的自由。一些理發店在不征求消費者意見的情況下一直游說,甚至消費者已明確拒絕後仍不停推銷,涉嫌強制廣告宣傳。其次,更加嚴重的情況是,消費者不辦卡,有些店「不放棄」,拖著顧客不讓走,這是涉嫌強買強賣的行為。第三種情況是以各種謊言、借口欺騙消費者辦卡、消費,這屬於欺詐行為。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欺詐應當退一賠三。在法律上,這個規定非常清楚明確』。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