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民生事』這樣落實
2018-03-18 18:48:3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網北京3月18日電(於子茹)  『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感受到,我國政府對民生痛點的關注越來越務實,涉及百姓的內容越來越多。』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說。

  如何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種種惠民舉措,成為老板姓最為關心的問題,而這也正是各部委要在兩會現場解答的重要話題。手機流量『漫游費』、因病返貧、『大班額』、商標注冊周期長等民生『痛點』如何解決,各部委相關負責人紛紛給出了改革目標和時間表。

  流量『漫游費』

  今年7月1日取消流量『漫游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取消流量『漫游』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

  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6日表示,將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加快開展套餐梳理和調整、系統開發和改造、測試和業務驗證等工作,確保廣大用戶在7月1日前享受到這一紅利。除此之外,工信部還將鼓勵基礎電信企業繼續推進大流量互聯網卡、階梯式流量放心用等流量降費措施,確保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30%。

  隨後,移動、聯通和電信三大運營商紛紛表態,堅決貫徹落實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的相關要求,確保相關舉措全面盡快落地實施。

  因病返貧

  織牢織密醫療保障網,建立防止因病返貧長效機制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貧困人口,因戶因人落實保障措施。攻堅期內脫貧不脫政策,新產生的貧困人口和返貧人口要及時納入幫扶。

  『健康扶貧是一項長期任務。』在9日的『部長通道』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織牢織密醫療保障網,建立防止因病返貧長效機制,實施貧困人口傾斜性支持政策。今年,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准再增加40元,其中一半用於大病保險。中央財政將安排轉移支付資金221億多元,專項用於醫療救助補助。

  她還表示,今年還將把宮頸癌、乳腺癌、肺癌等納入大病集中救治病種,並進一步擴大救治人群,覆蓋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農村特困人員、農村低保對象等。

  商標注冊周期長

  年底前將商標審查周期縮短至6個月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幅縮短商標注冊周期。

  在9日的『部長通道』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告訴記者,今年年底前將商標審查周期從目前的8個月縮短至6個月。

  『一個商標圖形要比對幾萬個相似圖形,商標注冊的比對工作量很大。』張茅說,預計今年商標注冊申請量還將繼續增長,要徹底解決商標注冊審查效率不高的問題。大力簡化商標注冊手續、優化流程,通過大數據、信息化手段,提昇商標注冊全程電子化水平。

   『大班額』

   2018年要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切實降低農村學生輟學率,抓緊消除城鎮『大班額』,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加問時表示答中外記者提問對於一些城鎮學校的『大班額』『超大班額』現象,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16日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2018年要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城鎮『大班額』。

  陳寶生介紹,消除『大班額』的具體措施是規劃、統籌規范、臺賬督辦。其中,在統籌方面,要統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把『城市擠』和『農村弱』統籌起來考慮。他表示,『城市擠』這一塊,核心是增加學位。『農村弱』這一塊,主要是辦好教學點、寄宿制學校,把這些辦好,提高教學質量,能夠穩定一部分生源。

  而對於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陳寶生說,要從完善校內管理、治理培訓機構、改進考評方式、規范老師教學和樹立正確社會觀念等各方面著手,堅定不移推進減負。要砍斷教師和培訓機構在教學方面的聯系以及各類考試、考評、競賽成績和招生的聯系。

  農民出行

  打通農村公路『最後一公裡』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裡。

  在6日的『部長通道』上,對於記者提出的如何解決農民出行『最後一公裡』、如何讓『斷頭路』消失等問題,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表示,交通運輸部下一步將采取如下措施:2019年,具備條件的鄉鎮要完成通硬化路的目標;農村公路建設要向進村入戶傾斜;到2020年,具備條件的建制村要通客車;在農村地區實施安保工程,到2020年,鄉以上的危路要全面改造,確保行車安全;探索建立健全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和運營機制,繼續和產業部門、旅游部門合作,發展產業路、旅游路,讓農村路能真正為農民致富,為農村、農業現代化服務好。

  脫貧

  加大對『三區三州』重點支持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大精准脫貧力度。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劉永富7日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按照中央的部署,目前已經加大對『三區三州』重點支持。對確定的334個深度貧困縣和3萬個深度貧困村,也將加大工作力度。中央財政新增扶貧投入及有關轉移支付要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要加強對深度貧困地區監測監控,發現工作不到位或有可能完不成任務的提早做工作,確保脫貧不留『死角』。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6日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也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特別要做好已經搬遷出來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工作,包括貧困戶的就業、子女入學和醫療保障問題。此外,易地扶貧搬遷還要與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特別是產業扶貧緊密結合在一起,幫助這一部分群眾盡快脫貧並鞏固脫貧成果。

  治污

  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鞏固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

  在10日記者會上,環保部副部長黃潤秋表示,當前大氣污染治理形勢仍處在負重爬坡、任重道遠的階段。在一些極端不利的天氣情況下,重污染天氣還會卷土重來。下一步大氣污染治理的關鍵是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辦稅

  4月1日起將實現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在13日的『部長通道』上,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透露,從今年4月1日起,對於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上所列的辦稅事項,在全國范圍內承諾100%實現『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網上辦』;從8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實現100%的辦稅服務廳一廳通辦所有稅收業務,更好地為納稅人服好務。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