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新華網評:讓房價調控更令人寬心
2018-03-18 15:54:43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馬若虎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住房問題自古以來是民生的重大問題,關系千家萬戶的基本生活保障。實現住有所居,是每個人的美好向往。

  政府工作報告在『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部分,提出要『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上述要求,准確把握了住房的居住屬性,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讓房價穩定下來,讓高端有市場,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讓房價調控更令人寬心。

  放寬心,在於遏制投機炒房。房地產發展本身應以民生保障為主,而非牟取利益為主。炒房不可取,它往往會推高房價,讓更多的居民難以獲得住房或增加支付壓力,不僅形成大量住房資源閑置、導致社會資源浪費,還會讓住房需求信息失真、導致過量供應,甚至誘發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在管住『炒』的同時,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

  放寬心,在於保持房價穩定。房價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同時也是民生保障的『溫度計』。如果房價過高,就會導致部分群眾無力買房,只能望房而嘆。房價過高與土地供應短缺有關。為此,要落實人地掛鉤政策,根據人口流動情況分配建設用地指標。要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

  放寬心,在於完善相應制度。制度更具穩定性和長期性,能夠管根本、管長遠。要著眼於房地產市場長遠發展,確保房地產走向長期理性健康的發展方向。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嚴格執行各項調控措施,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房子連著民心,房價牽動民心。在強調『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時,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嚴格執行各項調控措施,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努力讓每個人的『安居夢』得以實現。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