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習近平兩會時刻】習近平對話基層代表 民生情懷暖人心
2018-03-18 12:35:41 來源:央廣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廣網北京3月16日消息(記者馬闖)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廣東、山東、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多次就民生問題與代表們交流。他強調,要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首先到他所在的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發言時,他道出了選擇在內蒙古參加人大代表選舉的原因。

  習近平:在選舉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時,黨中央提出,中央領導同志應選擇老少邊窮地區參加選舉。我選擇在內蒙古自治區參加選舉,表達了黨中央對民族邊疆地區的重視,體現黨中央加快推進欠發達地區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

  審議時,他關注『小鄉村』裡的『大民生』。來自赤峰市松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的趙會傑代表說,現在村裡修了水泥路,吃上了自來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都變成了現實。

  習近平:你們的垃圾都運到哪裡了?

  趙會傑:我們有固定的掩埋點。

  習近平:就在當地?

  趙會傑:對。

  習近平:就地掩埋?

  趙會傑:對。

  趙會傑:我們新修了13公裡的水泥路,全村2700口人都吃上了自來水,特別是您提出『廁所革命』這個概念,他們都動情的說,廁所在老百姓這裡是最小最小的一件事,這樣的小事您都能替我們想到了,他們都非常感激黨和政府。

  脫貧攻堅是第一民生工程。內蒙古現有貧困人口37.8萬人,主要集中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邊境邊遠地區。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好脫貧攻堅戰,要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精細的工作,瞄准貧困人口集中的鄉村,重點解決好產業發展、務工就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醫療保障等問題。

  在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米雪梅代表談到了外來工子女的教育問題。總書記說,這個問題帶有普遍性,我們現在推動城鎮化建設,千方百計讓進城務工人員能夠在城市穩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進城的隨著進城,解決留守問題。同時,也要讓留在農村的老年人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找到歸宿。

  習近平:家庭人倫等值得珍惜的東西,在城鎮化過程中,在農民進城的大遷徙中受到了衝擊。這個衝擊不可避免,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泯滅良知人性。我們制定政策要設身處地為進城務工人員著想,把當前最需要照顧的、扶持的方面搞好。共產黨就是追求人民的幸福,人民群眾在什麼方面感覺到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排懮解難。

  廣東是外來人口聚集的大省。總書記要求廣東繼續在完善和創新社會治理方面探索積累經驗。他強調,要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要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拓展外來人口參與社會治理途徑和方式。

  習近平: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確保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在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強調,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要規劃先行、精准施策、分類推進。

  習近平: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要充分尊重廣大農民意願,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8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