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繼黨的十九大敲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戰鼓後,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又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全面部署。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針對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進一步指示:『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天山網推出系列報道展現新疆大地鄉村振興之路迸發出的新氣象。今日推出第二篇《新疆鄉村景色新田園風光如詩畫》。

月亮地村。圖片由英格堡鄉政府提供。
天山網訊 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如今,在新疆大地上,鄉村已不再是城市發展的背景板,而是人們詩意的棲息地。
青山綠水新故鄉
『青磚小瓦石板路、古色古香拔廊房。』每一個來到月亮地村的游客都會有這樣的詞來形容。
月亮地村位於新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英格堡鄉,始建於清末民初,是集傳統民居、民俗、手工藝、自然景觀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傳統村落,也是木壘漢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傳統村落之一。
沒有大拆大建,而是重視鄉土文化傳承,讓農村留住更多鄉愁。村裡至今保留著百餘年前的『全框架木結構』拔廊房建築群和傳統民俗。
近年來,月亮地村在開展傳統村落保護開發工作的同時,還把改善村民生活、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可以說,月亮地村的建設發展思路與鄉村振興戰略不謀而合。
『將村子作為景區來打造。』一直以來是月亮地村黨總支部書記閆向福所忙活兒的事。
而自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以來,閆向福的思路更活泛了。
深入挖掘地域傳統文化,以農莊特色下的原住農戶風格為主導,發展『體驗農業+休閑旅游』的新型產業結合模式,以拔廊房為主導的建築風格,打造特色主題體驗民宿,塑造『土色土香土風韻,原汁原味原生態』的旅游產品……
閆向福的計劃不止如此。他還要在改善農莊生態環境、繁榮農村生態文化的基礎上,以山、水、田、院為承載,傳承地域傳統文化,讓月亮地村成為人們寄托鄉愁的『夢裡老家』。
『今年我們還將打造好30家精品客棧,將「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節氣都做成民俗活動,讓月亮地村不僅成為生態宜居之地,還將成為人們心中眷戀的故鄉。』3月15日,閆向福說。
亦畫亦詩亦鄉村
民宅小院、哈薩克民俗風情、山間羊群、被時光斑駁的門窗、枯樹縫隙裡的小花……這是畫、亦是詩。
憑借這些『鄉味』符號,新疆吉木薩爾縣新地鄉小分子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畫家村』。
新地鄉地處新疆天山北麓前山盆地,平均海拔1400米,距離吉木薩爾縣城35公裡,有著『天然氧吧』、『養生之地』之美譽,近年來,吸引了眾多新疆畫家長期在此進行藝術創作,『畫家村』稱謂由此而來,村裡的生活也就此改變。
『這幾年村裡變化特別大,村子越來越美,游客越來越多,村裡的旅游文化不僅讓我們腰包鼓了,還豐富了我們的業餘文化生活,現在我也開始跟著來這裡的畫家們學畫畫呢!』新地鄉小分子村村民張紅說。
事實上,在新地鄉小分子村的85戶526人中,因畫結緣的村民不僅僅只有張紅一人,如今,隨著村裡文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村民在拿起農具時,也拿起了畫筆,開始著閑適的田園生活。
基於此,今年村裡開始計劃以農民為主導,讓農民作農民畫、畫家鄉山水,舉辦農民畫展,豐富農民文化生活。
不僅如此,新地鄉還將整村推進農家樂建設,建設石器美術館、果園藝術家公社、畫廊步道、太陽部落等體現畫家村主旨的景觀。
『今年,我們將繼續提昇和完善村莊整體環境,配套和完善生態莊園、農家樂及民宿基礎設施,吸引多名畫家和大批藝術院校學生前來寫生創作,把畫家村建設成全疆最美寫生鄉村、畫家寫生基地。』新地鄉黨委書記王強說。
鄉村處處景色新
擼起袖子,揮動『坎土曼』,這幾日,吐魯番市高昌區葡萄鎮貝勒克其村掀起了葡萄開墩的熱潮,沈睡了一個冬天的葡萄藤蔓從地裡探出頭來,開始沐浴春天的陽光。
葡萄鎮由種植葡萄而得名,該鎮是一個以葡萄種植和旅游業為主的城郊鄉。
作為絲綢之路上的百年小鎮,近年來葡萄鎮積極打造紅色記憶收藏館、發展綠色葡萄種植、建設原生態風情建築。
高昌區葡萄鎮黨委書記趙懷光說,今後我們將繼續創新發展思路、挖掘葡萄文化、刺繡文化、全力打造民俗特色旅游業、延伸葡萄產業鏈,打造五彩葡萄鎮,振興鄉村。
夏季有草原牧場,冬季有冰雪旅游。2017年,昌吉市阿什裡哈薩克民族鄉通過發展牧家樂、休閑農莊、特色養殖等生態旅游,累計接待游客9萬人次,極大地帶動了當地農牧民增收。
阿什裡哈薩克民族鄉距離昌吉市區39公裡,記者了解到,2018年昌吉市將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計劃將阿什裡鄉打造為草原生態運動特色小鎮,發展滑雪、滑草、草原拉力、賽馬、露營等生態運動,帶動阿什裡鄉實現產業轉型。
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庫木西力克村也正發生著變化。
庫木西力克村黨支部書記艾合買提江·阿西木說:『如今,村裡有了民族手工藝一條街、有了文化廣場、村民大舞臺,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裡的百姓業餘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今後我們將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產業振興、人纔振興上下功夫。』
事實上,放眼新疆,月亮地村、『畫家村』,抑或是葡萄鎮都只是新疆千萬個村莊實現美麗蛻變的縮影。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路上,新疆還有越來越多的村莊正發生著變化。

月亮地村農耕文化展示牆。圖片由英格堡鄉政府提供。

月亮地村民宿。圖片由英格堡鄉政府提供。

月亮地村古色古香拔廊房。圖片由英格堡鄉政府提供。

畫家正在『畫家村』作畫,天山網資料圖。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