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稱『民生三感』,它是人民群眾在得到物質生活滿足後,要實現的一種精神生活狀態。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草長鶯飛二月天,兩會暖風迎面來。隨著兩會的召開,『只進一次門、最多跑一次』、『減輕小微企業、工薪階層稅賦,推進減稅降賦和稅收改革』、『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取消流量漫游費』等等『民生大禮包』相繼送出,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烈的宗旨意識和真摯的為民情懷,凸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為提昇『民生三感』不懈奮斗的使命擔當。
以改革為使命,充分釋放改革紅利,讓人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成為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大重點。『基礎性關鍵領域』,涉及國企國資、壟斷行業、產權保護、財稅金融、鄉村振興、社會保障、對外開放、生態文明等多個方面。當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審議通過,充分顯示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迎難而上推進改革的魄力和勇氣。通過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去啃『最硬的骨頭』,將改革推深做實,讓人民充分享受改革紅利,共享發展成果,最終實現『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讓人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
以保護為使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的安全感更有保障。在外國版的知乎Quora上,有人問過一個問題,『中國式』的安全是什麼?有個答案在短時間得到了上萬關注,答案寫到,『中國式』的安全就是半夜可以安心上街玩耍。不曾想,如此日常的生活竟然成為外國友人們羡慕和關注的對象。『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的社會格局,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監察、公安、消防、檢察院、法院、市場監督等相關職能部門協同配合,在保障人民安全、打擊電信網絡犯罪、堅持『打虎拍蠅』、加強產權司法保護、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嚴懲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懲治污染環境保護綠水青山等等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為的就是讓人民更有安全感。
以服務為使命,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讓人民的幸福感更可持續。涵蓋公共教育、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多領域的公共服務體系,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為保障全體公民生存和發展提供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服務,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底線』和『基本』。當前,由於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存在著學齡前兒童『入園難』、城市老年人養老『一床難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與居民需求銜接不夠、居民參與度不高等『短板』。要結合黨的十九大精神及兩會精神,通過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項目清單、落實公共專項投入、加大公共服務業人纔培養、有條件地改善和提昇公共服務供給等措施,全面發力、重點突破,在『保基本、兜底線』的基礎上,逐步拓展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范圍、提高供給標准,補齊『短板』,加快與人民需求相平衡、與經濟發展相匹配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讓人民的幸福感更可持續。
『天地生人,有一人當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有一日當盡一日之勤。』黨員乾部應當謹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以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為不懈奮斗的使命擔當,與人民想在一起、乾在一起、奮斗在一起,方能在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同時,實踐自己的人生價值。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