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兩會期間,周松勃除了審議報告履職盡責以外,會議間隙,他也不忘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天上午,小組分組審議結束後已經接近午飯的時間了,周松勃卻總是第一時間趕回自己的房間,打開電腦開始視頻,視頻的那頭是十裡八鄉等著看病的鄉親。

全國人大代表周松勃(圖片來源於網絡)
周松勃是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涿州刁四村衛生室鄉村醫生。高中畢業後他立志學醫,1987年投師醫門,30餘年來,紮根鄉村、扶危濟困、治病救人。沒坐過飛機,沒出過遠門,卻走過最長的路。他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騎在自行車上的鄉村「120」』。
『其他東西都允許出錯,但生命是不允許出錯的,錯了就再也改不過來了。我每一天都如履薄冰。』周松勃有自己的『數據庫』,那就是229本、46.1萬份的患者病例。從1987年開始,他為每一位患者建立醫療檔案,包括患者所在的村、性別、年齡、癥狀與體征、初步診斷、處方及處置等,每2000人次裝訂一冊。鄉親們的既往病史,用藥過敏史和家庭病史,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單說降壓藥就有近十個品種,每個人的適用藥都不一樣,鄉親們的健康狀況周松勃基本上了如指掌。
多年來,周松勃實行五不收費:門診不收費、出診不收費、注射不收費、針灸不收費、孤寡老人全免費。

周松勃在為村民測量血壓。圖片來源:河北文明網
農民多數靠種地為生,看病常常要『秋後算賬』。周松勃經常自己墊付醫藥費,經濟實在困難的,有時只收成本費甚至免費治療。900多張欠條,少的幾十元,多的幾百元。周松勃說,『這900多張條子,我永遠不會跟對方催要。』因為收費低廉,對困難群眾免費診治,找周松勃看病的鄉親也越來越多。
隨著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加,周松勃一個人已經無法應對,為此,他招收了幾名年輕醫生做學生兼助手。讓周松勃比較焦急的是,年輕醫生都沒辦法長期留在農村。這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他進行了大量調研,根據現狀歸納提出了推進分級診療,讓醫療資源下沈的建議,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醫生留在農村。
周松勃認為,全科醫生的培養應該創新使用方式,盤活流動機制,探索上下級醫院間的『輪崗』模式,這樣一來既促進了專業人纔的流動,也有利於優質醫療資源下沈,促進了基層醫生的工作積極性,也提昇他們的專業技能。此外,還要在全國醫科院校設立『全科醫學』等貼近基層衛生服務實際的專業,通過定向分配、薪酬補貼、進修輪替等穩定、靈活兼具的政策,逐步培養一批基層全科醫生。
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周松勃感慨道:『作為一名鄉村醫生,我一直在關注醫學發展和居民養老這兩個領域的問題。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之後,我意識到自己肩負著更為神聖和光明的使命,我一定為百姓代言,反映最基層的呼聲。』『有醫術更要有醫德』,這是周松勃代表從醫的操守。(材料來源:央視新聞人民網新華網)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